原标题:她不只是《西游记》编剧这一个身份丨逝者
电视剧的普及度和引发的高关注度常常会掩盖创作者在其他领域的光芒,86版电视剧《西游记》编剧邹忆青的情况也正是如此。邹忆青的本职工作是戏曲剧本创作,她在该领域高质高产,取得的成就值得赞叹。
10月9日早晨,国家京剧院著名剧作家邹忆青因病去世,享年81岁。虽然以86版电视剧《西游记》的编剧为观众熟知,但邹忆青一生供职于中国国家京剧院,本职工作是戏曲剧本创作,并在该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担任《西游记》的编剧,不过是这位剧作家职业生涯里的一次跨界,小试牛刀就一鸣惊人。
六小龄童网上悼念故友。图片来自网络
出身书香门第、熟读中外名著的邹忆青,一生与文学艺术结缘,不仅创作了诸多至今仍在演出的戏剧作品,还出版了《湘女湘思》等文集。邹忆青参与创作的戏剧作品如《蝶恋花》《李清照》《玉树后庭花》《王昭君》《李凤姐》等,塑造了坚韧自强的中国女性形象,她的一生也体现同样的精神,对生活和生命都充满了热爱。
邹忆青图片来自网络
跨界《西游记》经历周折
1938年,邹忆青出生于湖南益阳县的书香门第。由于叔祖父、父亲都是古典文学爱好者,她从小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童年时跟随父母辗转武汉、上海,1961年从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后,根据其意愿分配到当时坐落于北池子大街的中国国家京剧院从事剧本创作工作。
邹忆青作为86版《西游记》的编剧之一为广大电视观众熟知,但她编剧《西游记》其实是跨界,过程也经历了曲折。1980年,邹忆青与戴英禄、杨洁一同参与电视剧《西游记》的编剧工作,从1980年开始创作到1986年25集拍摄完成,耗时6年之久。由于在此之前,没有京剧剧作家参与电视剧创作的先例,当时剧院的相关负责人不理解也不支持邹忆青和戴英禄参与《西游记》的编剧工作。后来是央视的领导出面,才把他们正式“借”到了《西游记》剧组。邹忆青后来回忆说,当年是经过了一番周折才得以与杨洁导演合作,最终成功地把中国古典名著第一次搬上电视屏幕。
创作《西游记》的过程中,邹忆青和戴英禄发表了《忠于原著,慎于翻新》的文章,阐述了他们对文学原著改编的想法。在剧本创作中,他们也秉持了“忠于原著,慎于翻新”的原则,忠于古典文学原著的精神,深入体现原著所体现的形象内涵,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审美要求,尽量赋予作品中几个主要人物以人的感情,“注意写情,使现代人——尤其是年轻观众便于接受”。此外,《西游记》的编剧创作还借鉴了中国戏曲的表演精华。邹忆青曾在采访中提到,《三打白骨精》《智激美猴王》《大圣闹天宫》几集戏,都吸收了京剧和昆曲表演上的精华。
《西游记》三打白骨精片段。图片来自网络
戏曲本行工作成绩斐然
三十多年来,邹忆青与戴英禄等人合作编写近三十部戏曲剧本,被海内外多个院团排演,表演者名单星光熠熠:李维康、耿其昌、刘长瑜、杨春霞、刘秀荣、李光、张火丁、李海燕……
说到邹忆青的戏剧创作,就不得不提《蝶恋花》。1977年,邹忆青作为中国国家京剧院《蝶恋花》创作组的文学创作成员赴湖南深入生活、搜集素材。她与范钧宏、郑亦秋、戴英禄、李维康一起,用了4个月创作出了《蝶恋花》。该剧以杨开慧烈士为主角,戏名取自毛泽东词《蝶恋花·答李淑一》,后来成为国家京剧院新时期的经典剧目。1977年10月1日北京国庆游行,杨开慧的扮演者李维康扮妆站在彩车上通过天安门的画面,定格在很多人的记忆里。《蝶恋花》之后,邹忆青继续与戴英禄合作,编创了《王昭君》《李清照》《玉树后庭花》《魂断巴江》《宋庆龄》等戏曲剧本,多次获奖。
邹忆青对于编剧工作有自己的见解。2012年她接受采访时,给年轻编剧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要有文学功力,多读中外的经典名著,创作时可以启发灵感,也可以化用它的东西;第二要有人生感悟,把自己在生活中的发现和思考变成戏剧作品里的东西;第三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角,要有别人没有的东西。
爱好旅游喜欢小动物
邹忆青的性格热情大方,开朗乐观,富有爱心。邹忆青与丈夫樊先生感情甚笃,丈夫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去世后,她独自一人既要抚养女儿长大,还要照顾年迈的父母。生活的挫折并没有击倒她,她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接受采访时曾直言:“世界这么大,生活这么广阔,就是要竞争。只要有优势,有竞争力就能生活下去。不管有多少坎坷,我始终斗志未衰,因为需要我,只要知道自己的社会价值,就快乐地生活下去。”
工作之余,邹忆青喜欢旅游,走遍了国内的名山大川。《西游记》在四川青城山拍摄的时候,她每天晚上都去拓古字画,乐此不疲。她还透露过,由于大学时代非常喜欢读外国的古典名著,所以在晚年退休后她自费随团去了欧洲诸国,走访文艺复兴的旧迹,以及巴黎圣母院、古罗马竞技场、莫扎特故居等。
生活中,邹忆青格外喜欢小动物,她养过狗,也收养流浪猫,现在网上流传的少数几张邹忆青的照片,就有一张她抱着猫的合影。邹忆青平时经常喂养小区的流浪猫,并为它们生命的坎坷而感慨,顺便教育外孙要珍惜小生命。邹忆青文集《湘女湘思》中,除了对故乡湖南益阳的回忆、对与家人朋友交往点滴的生动记录、对文艺作品的评论之外,还留了专门的篇幅写猫咪。
新京报记者杨莲洁
编辑佟娜校对翟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