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评论:警惕短视频广告打“擦边球”

原标题:评论:警惕短视频广告打“擦边球”

10月8日中新网报道,一些短视频平台含有不少推销“一洗黑”产品的视频,视频中“代言人”频频宣称产品为纯植物萃取、不含化学成分、无污染,并配合使用者前后对比照片,打出“20分钟白发变黑发,白头大叔秒变帅小伙”的口号。然而经专家鉴定,被检产品不仅含有多种化学成分,有的成分还明显超出国家标准,有腐蚀皮肤和致癌的风险。

生活中,染发焗油已经成了不少老年人的日常习惯,相应的染发产品和服务也层出不穷。相比去理发店花几个小时染发,一些人更倾向选择“一洗黑”“一梳黑”等快捷的染发方式。质量过关、效果显著的产品,当然更容易被人们接受;但一些企业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却动起了歪脑筋,利用短视频平台打起了“擦边球”。

“一洗黑”产品属于特殊用途化妆品,即根据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规定,用于育发、染发、烫发等的化妆品,其生产必须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取得批准文号。就此而言,如果是正规产品,应当已经符合法律所规定的生产销售条件,本身无需过多探讨。但在短视频平台上通过发布产品使用视频来夸大甚至虚假推销产品,则存在明显不当之处。

就新闻中所涉及的产品而言,明显存在的化学成分与“纯植物萃取”不符,视频中宣称的无副作用、无不良反应与实际可能发生的皮肤腐蚀和致癌实际不符。根据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规定,化妆品的广告宣传不得对化妆品名称、制法、效用或者性能有虚假夸大,不得使用他人名义保证或以暗示方法使人误解其效用。新闻中的“一洗黑”虽然的确实现了“一洗就变黑”的功效,却在产品成分、制法等方面存在明显虚假夸大行为。

根据广告法,对于存在虚假夸大宣传的,广告主、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均可能承担相应责任。广告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可以要求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先行赔偿。

其实,根据此次新闻报道,所涉产品是否存在虚假夸大宣传已十分明了,有关法律对于虚假夸大宣传的处罚也十分明确,但有一个问题需要深思——短视频“广告”的法律性质。

目前针对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主要是《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通则》《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及《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笔者查阅相关规定,虽然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序良俗的短视频内容都属于禁止内容,但一些明显包含广告内容却不具备明显商业广告特征的短视频究竟如何监管目前罕有涉及。此次新闻中的几个短视频均是使用者上传的自己使用或为他人使用某类产品的视频,只有少数附带了产品链接,仅据此很难将其认定为广告。

此次新闻所反映的“一洗黑”问题其实只是短视频广告问题的一角,短视频平台监管部门、化妆品监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有必要对这类“擦边球”行为加以重视,切莫让一些违法“一洗黑”广告通过短视频平台“一洗白”。

相关阅读:
山东:出台工作指南促进行政非诉执行监督 浙江:合力助推公益诉讼工作增量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