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寒露,稻黄蟹肥

原标题:寒露,稻黄蟹肥

寒露也是农作物最后一次丰收季到来之时,在北方,夏播大豆开始进入收获期,北方的冬小麦种植也进入到最后的阶段

10月8日,农历九月初十,时至寒露,我国大部分地方气温下降,秋季作物进入成熟阶段,南方晚稻金黄,螃蟹正肥,北方大豆将收,菊花正艳。

寒露已是深秋,既是丰收的季节,也是农业生产的尾声,此后天气一天凉过一天,凝露成霜,秋天就过去了。

寒露,稻黄蟹肥

寒露节气,北方地区菊花正艳。受访者供图

气候:九月授衣,古人如何御寒

进入公历十月、农历九月,气温骤降,连续多日,北京气温在20℃以下,夜间气温甚至降到10℃,大街上人们已经穿上长袖长裤,夜里关窗闭户,不再敞着窗户睡觉。

“寒露是气候变化非常明显的一个节气”,民俗学者高巍说,“白露的时候,还是微有寒意,到了寒露,人们对于气候变化的感受就非常深了,此时已是深秋,再过半个月,寒气更重,露水凝结成霜,就是霜降,霜降之后,秋天就结束了。所以,到了寒露的时候,就要穿厚一点儿衣服保暖,其实这时候,应该穿毛衣了。在城市里,人们对气候的变化不那么敏感,因此穿毛衣的人少,但在乡村,因为和大自然接触更密切,对气候也更敏感,换上秋季衣服的人会更多。”

《诗经》中说“九月授衣”,到了九月,丝麻等织物已经收获,当家的女性开始为一家人准备冬衣,在外工作的男性,也开始做过冬的准备。古人没有羽绒服,但他们御寒的衣物同样花样繁多。

古人御寒的衣物,以皮毛为贵,但对农耕民族来说,皮毛并不易得,丝织品同样是奢侈品,“锦帽貂裘”只有显贵人家才有能力穿。普通人家更多用麻布,有内外两层,中间填充木棉、乱麻等植物纤维。唐宋时代,用纸做的棉衣棉被逐渐流行,甚至不少士大夫也用它御寒,陆游诗中“布衾纸被元相似,只久高人为作铭”的“纸被”就是此物。

宋代,棉花传入中原,到元代开始大规模推广,到了明代,政府甚至下令,强制种植。此后,棉花逐渐替代了丝、麻、木棉等传统的御寒用品。

秋天是收藏的季节,人的活动也渐渐转入伏藏,在近三千年前的周代,就有明确的规定,“百官贵贱无不务内,以会天地之藏”。在古代,人们还会在此时上山伐薪制炭,回家修葺房屋,以备冬寒。

农事:一年中最后的丰收季

寒露也是农作物最后一次丰收季到来之时。在北方,夏播大豆开始进入收获期。在我国,东北地区是主要的大豆产区,公开的数据显示,2019年,东北地区种植大豆面积超过5000万亩,产量超过620万吨,比去年增产11%。

在北方,棉花也进入了最后的采摘期,棉花怕霜,霜冻会降低棉花质量,因此要赶在霜降之前收获完毕。

棉花生长需要长日照,尤其是结果期间,如果阴雨过多,可能造成果实腐烂、虫害增多等问题,影响棉花产量和质量。因此,日照时间长、无霜期长、干旱时间长的新疆,是棉花最好的种植地。

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的预计,2019年,我国棉花的总产量会达到616万吨。其中,仅新疆的新棉产量预计就会达到526.6万吨,占全国产量的85%还多。

收获的同时,北方的冬小麦种植也进入到最后的阶段。而在南方,寒露才算是真正进入秋季,正是水稻成熟之时,此时,单季晚稻已经开始收割,双季晚稻则处于灌浆期。

农历九月,也是螃蟹最肥的时候,此时海蟹鲜嫩细软、河蟹多黄肥美,是最好的食用时间,苏东坡诗“清风来既雨,新稻香可饭。紫螯应已肥,白酒谁能劝”,正是九月气象。

考古发现,中国人食用螃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六七千年之前,周代则有了明确的文字记载,五代时期,已经有人开始人工养殖螃蟹,宋代则出现了专门的螃蟹捕捞税。

在今天,螃蟹已经成为人们秋季必吃的美食之一,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螃蟹产量超过80万吨,其中绝大部分在国内销售。

文化:伤春悲秋男女有别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萧瑟的季节,“万里悲秋常作客”,“悲秋”是古代诗词常见的主题之一,战国时代,宋玉的“悲哉秋之为气”,被认为是悲秋文学的开端,此后,悲秋成为文学中的典型题材。

为什么古代文化会把秋天作为悲凉的象征?宋代欧阳修在《秋声赋》中解释说,秋天“其色惨淡,其容清明,其气栗冽,其意萧条。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他认为“秋,刑官也,于时为阴,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商者,伤也,物既老而悲伤。”

和“悲秋”相对的是“伤春”,两者都是诗词中的常客,不过,它们虽然类似,但也有区别。区别之一,就是“悲秋”的主角多是男性,“伤春”则多为女性。《淮南子》说“春女思,秋士悲,而知物化矣”。

为什么男子多悲秋,女子多伤春,自古就有许多不同的解读,高巍解释说,“有一种说法,和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关,古人认为男性为阳,女性为阴,春天阳气盛而阴气消,所以容易引起女性的情绪变化,秋天则反之,阳气渐衰阴气渐盛,更容易引发男性的情绪变化。这一说法,在唐代孔颖达的《毛诗注疏》中曾有明确的解释”。

博物:为什么有的树叶不变黄

秋风萧瑟,草木萧疏,原本的青翠逐渐褪去,变成了黄色、红色等颜色,在北京,西山的红叶、街道上银杏的黄叶,都是经典的美景,每年都会吸引无数游客。

树叶从绿色变成黄色、红色等颜色,和树叶中的叶绿素减少有关,秋天日照时间短,植物光合作用减少,不再合成叶绿素,甚至会分解已有的叶绿素,将分解所得的营养输送到树干,储存起来过冬。叶绿素减少,树叶中所含的叶黄素等其他色素就会显现出来,树叶也就变黄了。

有一些植物的叶子还会变红,这是因为这些植物在分解叶绿素的同时,还会合成花青素,而花青素遇到植物细胞中的酸性液体就会变红。

科学家发现,合成花青素也需要消耗能量,而此时的植物正在储存能量,为什么还要做消耗能量的事情呢?有观点认为,“红色有防晒作用,这会减缓树叶凋零的速度,从而帮助大树用更多的时间储存更多的营养。一项美国的研究显示,越是贫瘠的土地上生长的树,秋天时树叶往往越红,正是因为它们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储存营养。”

那么,同样的环境下,常绿植物为何不会枯黄落叶呢?常青植物分为阔叶、针叶两类,其中阔叶多生在热带,因为气温原因,无需储备营养过冬。北方多为针叶,它们更加耐寒、耐冻,且树叶有蜡质层,可以防止水分散失,所以也不会变黄。但常绿植物也会落叶,这些树叶落地之后,也会变得枯黄。

新京报记者周怀宗

编辑张树婧校对郭利

相关阅读:
9月中国汽车经销商预警指数为58.6%,高于警戒线 孔侑回归大银幕!《釜山行》后再度联手郑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