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对上海姐弟的天安门情缘
新华社上海10月5日电(记者王默玲)“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这首28个字的《我爱北京天安门》,发表于近50年前。不同年代,不同儿歌,但这首歌却是几代中国人的童年记忆。相较于歌曲的“知名度”,作为这首儿歌创作者的一对上海姐弟,却显得十分低调。
1970年9月的一天,上海第六玻璃厂的19岁女工金月苓正好赶上了一个夜班,刚到单位门口,就被门房的师傅叫住,递了一封厚厚的信给她。到了车间,金月苓换好衣服才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是两本歌曲选的样刊,轻轻翻开,便看到了自己谱曲的《我爱北京天安门》。
“太激动了,因为是我的‘处女作’,没想到第一次投稿就被登出来了。”如今已经68岁的金月苓仍记得清楚,车间里机器隆隆响,跟同事们说了半天都没说明白,直到把样刊展示给他们看,同事们才知道这个平时爱唱歌的小姑娘居然还会写歌。
而此时,还是个中学生的金果临也并不知道,几个月前他的表姐金月苓无意中看到他发表在其它刊物上的儿歌,一时来了灵感,谱曲并发表了。“写这首儿歌的时候,我才13岁,刚刚成为初中生。”金果临回忆道,那个年代的黑板报上总会画上天安门、太阳、光芒这些最基础的元素,而刚刚开始学习英语的他,首先学会的便是“我”“我爱”这样的单词,“当时我就在想,大家总喜欢用‘我们’这样的复合词来写诗歌,为什么不能用第一人称的‘我’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呢?”
于是一个13岁少年因对天安门的向往写下的纯真笔触,与他19岁表姐简单却灵动的乐曲结合,成就了一首儿歌“金曲”。这对上海姐弟各自创作时虽无过多交流,但他们却有一个共通之处,那就是“写的时候没见过天安门”。
“那时候虽然没去过天安门,但真的是特别向往,别人都说天安门城楼是红色的,我就一直好奇这个红到底是什么样的红,所以写歌的时候就特别想表达自己内心对祖国的爱。”金月苓说,直到歌曲发表两年后的1972年,她才第一次来到了天安门,“真的是太壮观了,我还特意去摸了摸城墙,那个手感我现在还记得。”
而对于金果临而言,从写下“我爱北京天安门”这几个字,到第一次见到天安门整整用了近20年。1988年初秋,出差经过北京的金果临,带着早就准备好的胶片相机,刚从前门的公交站台走下,“只是远远望到了一眼天安门,心中就一直狂跳。”金果临语气里有着一丝哽咽,“我说不出来一句话,这种感情是别人无法体会的,这首歌已经流行了这么多年,而我才第一次真正地面对‘活’的天安门!”
少年写词、壮年如愿,金果临一连找了三、四个路人给他拍照,生怕留不下一张与天安门的完美合影。
几十年过去,金月苓每次去北京,只要有时间都还要去天安门看看,“有一次在北京我手机坏了,联系不上任何人,又没有地方待着,我就在天安门前待了整整一天。”
金果临后来也去过很多次天安门,“心情早已平静下来了”,但去年带着自己的小孙女第一次来到天安门时,“初见天安门的激动似乎又回来了,毕竟是第三代人了,希望我对于天安门的这份感情,她能感受到,也希望她能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