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沈阳父子坚持35年国庆同地合影,留存城市发展变迁
新京报讯(记者王洪春实习生冯惠濡)从中山装到西服,从瘦高个青年到腹部微隆的中年大叔……自1985年10月1日以来,每年国庆节期间,辽宁沈阳市民王彦都会和儿子在中山广场留下合影。
始建于1913年的中山广场建有毛主席的雕像和群雕,是沈阳的地标性建筑之一。34年来,照片背后的广告牌换了一茬又一茬,从黑白电视变为手机、银行、移动通信……王彦父子的合影收到上万点赞,有网友称其为“时代的缩影,温情的传递”。还有网友受到启发留言说,“我们国庆节在天安门的合影也要坚持照下去。”
今日(10月1日)上午,王彦介绍,自己一早打开电视等着看阅兵直播,儿子今晚回沈阳,明天将一起拿着国旗在中山广场合照。“挺普通的事,慢慢坚持下来,看着就有点意思了。”王彦说,他要以此传承亲情和对家乡的热爱,“老王变成照片以后,就由大王领着小王去照。”
1985年第一张父子合照。受访者供图
“偶然”变“约定”
新京报:父子俩第一次拍下合照,是怎样的契机?
王彦:说起来挺偶然的。1985年10月1日当天,我老婆值班,就在广场旁边工作。我领着儿子在广场遛弯,跟他说咱俩站在毛主席的雕像前照一张,背后就是爸爸的工作单位辽宁省人民银行办公楼。
那时候照相还没有现在这么方便,像素也低。我在广场旁边的凉亭开了一张票,工作人员拎着相机给我和孩子拍了照。三天以后来取,9毛钱一张。第一张照完以后,我觉得挺有意义,就有了第二张、第三张……后来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从胶片到数码相机,逐渐就方便了。现在手机像素也很好,后面几张都是用手机照的。
新京报:是谁帮忙拍的?
王彦:多数是我爱人给拍的,有时是熟人。我们三个人也拍过合影,家里摆的照片就是三人合照,但不是每年都照。她认为给我们照就好了。
1997年国庆父子合影。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儿子每年都能回来合影吗?
王彦:我俩有(拍照的)约定。后来他懂事了,也知道没有特殊情况,肯定会在10月份回来。如果有特殊情况,也要当年回来(拍一张)。2000年后,他去英国念了7年大学,但每年也都会回来。其间有穿冬装的合影,就是圣诞节时回来拍的。
新京报:今年孩子回来了吗?
王彦:他今天晚上从天津回沈阳,我们准备明天到中山广场去照相。过两天他就得回去工作。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早上六七点就起来打开电视,等着看阅兵直播。明天去中山广场拍照的时候可能拿着国旗。我准备了两种,一面两个人宽的大国旗,还有能拿在手上摇的小国旗。
2008年国庆父子合影。受访者供图
每张照片都有变化
新京报:为什么一直都选择在中山广场合影?
王彦:我跟中山广场有缘。第一,我在广场旁边出生、长大,小时候住的地方离广场不到两站地。那时候一周休息一天,我就盼着周日和父母到广场遛弯看喷泉。小孩子看什么都稀奇。
另一个,我初二时,作为中学生参加过建毛主席雕像的义务劳动。后来从(部队转业)回沈阳参加工作,到辽宁省人民银行,再到证券公司、华夏银行,也都没离开过中山广场。1986年那张照片里,背景有一个楼搭着架子正在盖,就是我工作20多年的辽宁省人民银行。
新京报:在广场上拍了30多年的合照,你感受到了哪些不同?
王彦:比如说照片背景的广告牌子,1986年有一个叫沈阳百花电视的广告,那是沈阳第一个黑白电视广告。后面的广告就多了,青岛啤酒、三五香烟、移动通信……这些照片,每一张都有变化。
再比如说,第一张照片里儿子穿的红马甲,那是一个同事从日本带回来的。孩子长大后,我们还拿着继续拍了照。照片中,有不少是我俩拽着这件小马甲的镜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还想把这个马甲带着。
2018年国庆父子合照。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今年国庆期间,中山广场有纪念活动吗?
王彦:现在非常热闹,很多人在那拍照,还有单位组织在那里合唱、跳舞。广场上的塑像被罩起来进行了维修,前几天才峻工重新开放。
新京报:这个合照活动准备还要坚持多久?
王彦:我要坚持照下去。将来等老王老了、走不动了,拄着拐棍去。再不济,就坐轮椅去。等老王变成照片以后,就由大王领着小王去照。普普通通一件事,坚持的时间一长就可能变成传奇了。尤其是对年轻人,工作也好,生活也好,坚持一件事,总会有好处的。
新京报记者王洪春实习生冯惠濡
编辑白馗校对李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