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伟业·见证|异军突起新老园区竞相辉映
■2006年10月23日,位于南城的诺基亚手机生产车间,工人在组装手机(记者郑志波摄)
■2011年11月3日,东莞裕元鞋厂高埗镇低涌厂区C车间的生产流水线上,工人在忙碌着(记者郑志波摄)
一个多月前,位于南城的诺基亚厂房更新方案发布,这一全球手机霸主在珠三角正式谢幕。早在2014年,诺基亚员工宿舍已改造升级为聚大电商产业园,衍生一批经济新业态。
园区拆旧建新,是东莞加速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急剧转换的写真。
东莞1985年撤县设市、1988年升格地级市,在城市发展初期,对各镇村充分放权,推动了工业园区的开发和建设,各式园区成为东莞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1988年,隶属全球最大运动鞋制造商台湾宝成集团的裕元厂在高埗创立,到2007年左右,裕元在高埗的员工接近10万人。
■2012年2月29日,诺基亚(东莞)厂区(记者郑家雄摄)
园区经济成为东莞利用外资的主要基地、体制和科技创新的示范区。截至2003年底,全市园区实际利用外资79.6亿美元,占全市利用外资总额的51.6%;出口总额107.6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半壁江山;进园外资企业7000多家,占全市外资企业总数的50%以上。
但外资独大、产业单一、高耗能、低附加值,是这些传统园区的局限所在。近年来,东莞不断探索新旧动能转换,先进制造业和高科技企业逐渐成为主力军。曾经创造无数辉煌的传统园区,也在加速转型。
2017年,高埗加速盘活闲置厂房,三家新型企业入驻裕元厂区,企业由1变4,产业从传统迈向现代;黄江引领裕元工业园转型升级,把一些低端产业转移到东南亚等地,同时从深圳引进优质项目,实现“腾笼换鸟”。灵狮小镇、金科伟业、国泰达鸣、领益精密等优质企业逐步挑起大梁。
这一年,长安小天才研发中心项目,通过“三旧”改造将原有旧厂房拆除后进行新建,建成后预计吸纳3000名科教人才。
传统园区转型,新型园区也拔地而起。松山湖大道与厚大路交会处,有“产业航母”之称的松湖智谷,采用“工业上楼”的产业模式,将一片低端加工厂,打造成为集科技孵化、产业加速、总部基地于一身的新型产业园区。
■松山湖华为小镇(溪流背坡村)风光(记者蓝业佐摄)
■松山湖高新区松湖宣供图
而东莞目前规模最大的企业孵化器(加速器)载体平台——东莞天安数码城,与白马社区形成了现代化科技园区与新兴社区的完美融合,已经成为南城的一面招牌。
为提升城市化水平,培育“月亮型”经济,东莞在2001年提出“一网两区三张牌”的战略,引导各镇街实行“工业入园”“企业入园”。此时,一个更宏伟的计划悄然推进——规划72平方公里的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为华为进驻东莞埋下伏笔。
■2018年8月24日,香市科技产业园松湖智谷项目(首席记者郑琳东摄)
从2018年华为首批2700名员工搬入华为松山湖基地,入驻华为投资百亿元建成的“欧洲小镇”,到今年8月上旬,华为开发者大会举办,松山湖迎来高光时刻。华为“欧洲小镇”真正实现了“产城人”融合,也成为市民心向往之的“网红”打卡地。
无论是裕元的涅槃,还是华为小镇、松湖智谷的异军突起,抑或是OPPO长安研发中心、vivo总部动工建设,都是东莞园区把准全市经济脉搏的生动体现。
■OPPO长安研发中心效果图(首席记者郑琳东实习生孙晓彬摄)
■东莞滨海湾新区(记者程永强摄)
记者吴金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