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人民日报海外版:70年 我们都是追梦人

原标题:70年,我们都是追梦人

陶秀花是西气东输工程管道的一名兼职巡线工,她每天徒步巡线10公里,十几年来风雨无阻。图为2019年8月11日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陶秀花在巡线过程中维护百米桩。杨植森摄(新华社发)

陶秀花是西气东输工程管道的一名兼职巡线工,她每天徒步巡线10公里,十几年来风雨无阻。图为2019年8月11日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陶秀花在巡线过程中维护百米桩。杨植森摄(新华社发)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输电线路增长了291倍,让近14亿人用上稳定的电。图为江苏省供电部门工作人员在安装临时箱式变电站。梁德斌摄(人民视觉)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输电线路增长了291倍,让近14亿人用上稳定的电。图为江苏省供电部门工作人员在安装临时箱式变电站。梁德斌摄(人民视觉)

建筑工人不畏酷暑,坚守岗位,为城市建设辛勤付出。图为2019年8月2日,建筑工人在重庆鹅公岩轨道专用桥施工现场作业。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建筑工人不畏酷暑,坚守岗位,为城市建设辛勤付出。图为2019年8月2日,建筑工人在重庆鹅公岩轨道专用桥施工现场作业。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为确保青藏铁路唐古拉线路火车在春运期间安全通行,上百名线路工、劳务工坚守在这里,顶狂风战暴雪,排除冻土、大风、塌方等危害铁路安全的险情。图为2019年1月28日,工人跪伏在铁轨上观察铁轨水平高度。新华社记者周健伟摄

为确保青藏铁路唐古拉线路火车在春运期间安全通行,上百名线路工、劳务工坚守在这里,顶狂风战暴雪,排除冻土、大风、塌方等危害铁路安全的险情。图为2019年1月28日,工人跪伏在铁轨上观察铁轨水平高度。新华社记者周健伟摄

2019年6月18日,“远望3号”船的船员在后甲板上休息。新华社记者李雨泽摄

2019年6月18日,“远望3号”船的船员在后甲板上休息。新华社记者李雨泽摄

引江济淮工程是中国172项重大水利工程的标志性项目。图为2019年4月14日,引江济淮工程安徽庐江县庐铜铁路交叉河渠段,施工人员正在进行关键控制工程边坡施工。王闽摄(人民视觉)

引江济淮工程是中国172项重大水利工程的标志性项目。图为2019年4月14日,引江济淮工程安徽庐江县庐铜铁路交叉河渠段,施工人员正在进行关键控制工程边坡施工。王闽摄(人民视觉)

长江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谱写出人水和谐新篇章。图为三峡巫山红叶美景。资料图片

长江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谱写出人水和谐新篇章。图为三峡巫山红叶美景。资料图片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2019年新年贺词中,国家主席习近平这样说。

70年,中国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三峡大坝、南水北调、青藏铁路、载人航天……一个个超级工程串起中国70年的巨变。巨变不是偶然,是一代代中国人努力奔跑、追逐梦想的结果。

追梦,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只要三峡工程需要我一天,我就在这里坚守一天。”郑守仁院士1993年受命主持三峡工程设计工作,至今已26年。他以79岁高龄写下了230万字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建筑物设计及施工技术》和200多万字的《长江三峡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只为给后人提供借鉴。

追梦,是勇于创新、永不言败。“蛟龙号”下潜至7000多米,刷新“中国深度”。这背后,是首席潜航员叶聪及其设计团队从零起步的不懈探索。“载人深潜是一点一点、一步一步干出来的。从‘蛟龙号’到‘深海勇士号’,再到如今我们正在研制的万米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这些都是中国人自主创新的成果。”叶聪深有感触。

追梦,是一代代青年投身祖国建设,在强国路上放飞青春梦想。航天报国的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北斗团队平均年龄都是三十多岁——中国航天人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青年正是这个时代的“弄潮儿”。让全球惊艳的重大工程,活跃着年轻人的身影。

爱国情、强国梦,萦绕在中华儿女的心头。承载着这一梦想,一代代中国建设者还将在追梦中不断创造奇迹。(徐佩玉)

相关阅读:
287个项目入围第五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 山西选出四类17种“山西好粮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