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聋哑学校“唱响”《我和我的祖国》,有什么可喷的?

原标题:聋哑学校“唱响”《我和我的祖国》,有什么可喷的?

嘲讽聋哑孩子不能“唱响”爱国歌曲,是对残疾学生的歧视,至少是认知偏颇——很多聋哑孩子其实是听障学生,并非不能开口说话。

聋哑学校“唱响”《我和我的祖国》,有什么可喷的?

▲福建聋哑学校唱响《我和我的祖国》。视频截图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这些天,这首《我和我的祖国》成了传唱度最高的歌曲之一,很多人充盈于心的情愫,通过欢快抒情的曲调飘荡在海内外。

9月23日,“福州市聋哑”公众号上传了一段学校教职工和学生一起表演歌曲《我和我的祖国》的视频,来表达他们对祖国的祝福之情。但让人始料未及的是,这样一段令人感动的视频,却在微博上招来个别人阴阳怪气地嘲讽:“聋哑人唱响?我只能呵呵了”。言下之意,是这所学校作秀过了头,结果连实际情况都不顾了。

聋哑学校“唱响”《我和我的祖国》,有什么可喷的?

▲部分微博评论截图。

9月25日,福州市聋哑学校就部分网友质疑,在公号上回应:聋哑学校也可以“唱响”动人旋律。现在学校有198名听障学生,言语能力康复较好的学生在反复练习后能跟着哼唱,还有的学生依靠手语的辅助发声,加上近70名教职工的演唱,唱响《我和我的祖国》,这是可以的。

不得不说,讽刺聋哑学生再次拉低了“网络喷子”的底线。现在网络上的确有部分人“为喷而喷”,仿佛无所不在的愤怒和嘲笑才能显示自己特立独行、比众人高明。

聋哑学校“唱响”《我和我的祖国》,有什么可喷的?

嘲讽聋哑孩子不能“唱响”爱国歌曲,是对残疾学生的歧视,至少是认知偏颇——福州市聋哑学校在回应中就提到,聋哑学生正确的称谓是“听障学生”。他们先天或幼儿时期听力受损,无法模仿、学习说话,丧失了说话能力。语言神经系统和发音器官并未受到损伤的听障学生,植入人工耳蜗或佩戴助听器,再辅以语言康复训练,可以做到张口说话。

聋哑学校“唱响”《我和我的祖国》,有什么可喷的?

遗憾的是,很多人对视障、听障人群产生了错误认知,以为他们都是彻底失明、失声或失聪。到头来,对聋哑学校孩子“唱响”《我和我的祖国》冷嘲热讽,不是他们“被发声”,是有些人太无知。

最后,想对那些听障孩子们说:请勇敢高歌,祖国会“永远紧贴着你们的心窝”。

□孟然(媒体人)

编辑思凝校对刘军

相关阅读:
北海公园万佛楼、大佛殿遗址将陆续开放 组图 “听障”学生就不能“唱响”《我和我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