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司马庄村:上班签合同种菜告别凌晨起床的日子
沧州青县的小村里也出了全国驰名的特色蔬菜品牌商标,500余种特优蔬菜、瓜果新品种,构成了河北省特菜品种最全的园区
编者按:
现在讲乡村振兴,都爱提“一村一品”,希望乡村发展出自己的特色。就这个意义而言,河北省沧州市青县的司马庄村,可谓是把“特色”发挥到了极致,这里的特菜产业成为全河北的“金名片”,而且不断推陈出新,一“特”就是二十三年,村庄的发展思路一直保持创新与领先,带动全村6000户村民致富。
如今,这里的农村专业合作社模式、品牌经营思路、休闲农庄建设、蔬菜品种选择,都有很强的借鉴与参考意义。
沧州市青县,是河北省内蔬菜生产的大县,而到了青县,没人不知道“大司马”和蔬菜宴,这都是司马庄村的特色蔬菜品牌,小小的村庄出了全国驰名商标。其实,即便是到了京津冀大城市,好多特色蔬菜也是这里供应的,牡丹甘蓝、拇指黄瓜、樱桃番茄……500余种特优蔬菜、瓜果新品种,构成了整个河北省特菜品种最全的园区。而在种植选择上,当地选取的多是新颖口味好但产量相对较低的品种,“不追求产量,只在意品质”。
村里的农民,现在分两种,一种是在园区“上班”,八小时工作按月领工资,一种是“签约供菜”,只要是达到合作社要求的蔬菜,收购价会优于一般市场价。在司马庄村,大家的日子过得很踏实,也很有奔头。
司马庄村有500余种特优蔬菜。新京报记者杨亦静摄
“早晨青县棚中菜,中午京津桌上餐”
过去的很多年里,凌晨两三点,也许是不少喜欢熬夜的城里人刚进入梦乡的时刻,但是司马庄村的部分农户已经起床,他们用车拉着头一天晚上从大棚里摘下来准备好的一筐筐蔬菜,去往十里地外县城里最大的菜市场,为的是卖出一个好价钱。
作为蔬菜大县,青县最不缺的就是菜,当地的菜贩和收菜的餐厅,只喜欢要当天最新鲜的蔬菜,如果去晚了,卖价立刻大幅降低,还面临滞销风险,因此村民永远都是披星戴月往县城赶。成功卖完菜后,农户又赶回村里,趁着天刚亮继续到田里干活。
这曾经是司马庄村农户过去最普通的一天,起早贪黑售卖的日子日复一日。
“早晨青县棚中菜,中午京津桌上餐。”河北省沧州市青县,位于北京东南方向150余公里处,紧邻天津市,京杭大运河流经此地,历史上这里的农户早有种菜传统,青县也是如今河北省出名的蔬菜生产地。
青县大司马蔬菜展销处。新京报记者杨亦静摄
如今,司马庄村的村民基本上告别菜市场,不需要夜深时就匆匆赶到10里外的县城,只需要按照村里合作社的要求按时送菜到大司马现代农业园区内即可。这一切的转变,都来源于村里合作社的发展。
从养猪种果树到种植特菜
上世纪80年代末,退伍军人刘继成来到河北省沧州市青县的司马庄村担任村书记。这个村虽然就在青县县城北5公里处,经济地理条件不错,但经济发展情况却十分普通。
彼时,青县的蔬菜生产力已经很强,在京津冀地区都是供应蔬菜的大县。司马庄村里有1200多亩田地,都是村集体用地,村书记刘继成想发展集体经济,让大家共同致富,当时在村庄建设时便特意留下了600亩土地,希望借助紧邻县城又靠近京津的区位优势发展一些自己的特色产业。
蔬菜产业在青县发展情况很好,可处于蔬菜大县的司马庄村,如果继续种植蔬菜,优势不明显,而且普通蔬菜的价格波动较大,收入也不太稳定,刘继成惦记着做一些其他产业。
权衡之下,村里面先是开始利用集体土地发展农场养猪,但苦于市场行情波动太大,养猪的经济效益并不乐观。后来,村里又着手种果树,有一定的成果,但位于华北平原内陆地区的青县,昼夜温差小,气候条件一般,出产的苹果等水果,确实不如胶东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好吃,谈不上什么竞争力。
上世纪90年代,民众餐桌上的蔬菜品种远没有现在丰富,到司马庄村餐厅用餐,也只能吃到市面上常见的普通蔬菜,比如黄瓜、西红柿、大白菜、辣椒等,在北方地区,菜的种类那时相当有限。也正好在这时候,刘继成接触到了特菜产业,正好那时候村里为旁边家具城服务的餐厅生意不错,他觉着不妨借此发展一些特色蔬菜,不但能丰富餐桌,留住老客人,还能带动一个新的产业发展。
有了这一想法后,司马庄村从1996年开始着手进行特菜种植,当时没人能想到,小小特菜,会做到后来如此庞大的规模。
二十多年来走在全国“特菜”前列
“一开始种特菜,大家的接受程度不高,发展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司马庄绿豪农业专业合作社总经理李志彬表示,早年间,大家对特菜认识少,接受度低,只有很少一些人乐意尝试一下那些价格高且以前没见过的新鲜菜。
随着消费水平的攀升,转机悄然而至。从2003年开始,市场对特菜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司马庄村的特菜迎来了快速发展期。至今,大司马现代农业园区种植设施面积约1280亩,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蔬菜品种。园区先后引进了牡丹甘蓝、孢子甘蓝、拇指黄瓜、绿宝石樱桃番茄、紫霞仙子萝卜、佛头花椰菜、黄金飞碟等500余种特优蔬菜、瓜果新品种。
随着时间的推移,特菜的种类也在变化,时至今日,很多早年的特菜,如今看来已经毫不稀奇。怎么持续维持园区蔬菜的特色?更重要的是,任何一种特菜,都有与大众菜不同的种植要求,在技术上该如何保证?在这一点上,司马庄村又早早走在了前头。这里的大司马现代农业园区先后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农业科研院校建立合作关系,设立了教授工作站和教学区。师生们在这里教学、实验、实习,而村里则得到了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
中国农业大学与司马庄村的合作,则始于2011年。村里的一位书法家经常到农大参加活动,合作社通过这一层关系,找到了农大园艺学院的任华中教授,“村里种的特菜再好吃,但也不可能天天吃,希望能增加一些新的品种。”
随后,任华中教授来到司马庄村,在实地考察后,与司马庄村达成了合作,在村里建立了教授工作站,“农大在全国有70多个教授工作站,这里是唯一一个把工作站建立在村集体中的,其他都是建在县级或者市级。”
2011年至今,农大在司马庄村的园区内试种了四五百个新品种,包括西红柿、辣椒等。“前一阵我们又给基地引进了一种叫做豆薯的南方蔬菜,口感脆脆的、甜甜的,北方很少有。”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任华中说,前一阵有来自河北唐山的顾客,在品尝过豆薯之后,当即拍板购买,就这一个客户,就买了村里14万元豆薯。
实际上,多次驻村调研与提供农业科技建议的任华中,本行是研究黄瓜,这些年,司马庄村种过的黄瓜就有上百种,黄瓜或许普通,但有的新品种在北方乃至全国都算少见。现在最受市场欢迎的则是拇指黄瓜,口味脆爽,现在经常出现在京津中高端食品卖场,卖价不低。
司马庄村蔬菜园区。新京报记者杨亦静摄
在技术帮扶下,园区还实现了蔬菜的多季节上市。例如,大蒜原本是每年6月露地收获的,司马庄村通过农业技术手段,让鲜蒜头在春节就上市,“那个时节的一头蒜能多赚不少钱,一栋温室的产值就达到了30多万元。”
上班签合同种菜告别凌晨起床的日子
2004年,司马庄村村民贾玉凤家里有一块地,她和家人一起在大棚里种植茴香,以此谋生。眼看着到了收获的季节,茴香长势不错,贾玉凤估摸着能卖个好价钱,结果却刮了一场大风。如今都15年过去了,贾玉凤对那一场大风还恨恨不已,“就没见过那么大的风,一下子把大棚都给扒了,我们辛苦一年就这么白干了。”
农业生产受天气影响巨大,大风刮飞了贾玉凤家的大棚,也刮走了全家的收入。合作社经理李志彬当时听说这件事后,来到了贾玉凤家,叫她到合作社里上班,贾玉凤连忙答应下来。
如今,51岁的贾玉凤在合作社里工作已有15年,主要负责管理大棚,每天固定工作时长为8小时,“主要就是管理棚里的南瓜、西红柿、黄瓜、野菜,这里离家近,几分钟就到家。”贾玉凤每天会骑着电动车上下班,每年能有三万多元的收入,原本家里的三亩来地已经承包出去,一年也能得到800元的土地流转钱,她对现在的生活挺满意。
合作社中,约有70多位司马庄村本地村民,贾玉凤说,在合作社工作,按月发工资,比较稳定,工作也比种植和管理自家大棚轻松一些,“我们定期还能出去参加新农民培训,一年去一次,就像去旅游似的。”
除了在园区内上班的村民外,合作社还采用“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周边老百姓一起种植特菜。据李志彬介绍,目前带动的农户共有土地6000多亩,合作社与农户签约,按时向农户发放种子,到了收获的季节,再用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农户的蔬菜,“只要按照我们的要求去种植的蔬菜,我们都会收购,收购价少则比市场价高出20%-30%,多则达到一倍。”李志彬说。
与合作社签订合同后,许多农户不用再凌晨两三点拉菜到县城出售。贾玉凤说,身边与合作社签约的乡亲们,使用统一购买发放的种子种植出的蔬菜,质量和产量都有一定的保障,估算下来,一年能多赚一两万元。
年销30万盒特菜与农庄游
在合作社的销售部,记者见到了正在进行包装的工人,一筐筐刚从地里采摘的新鲜蔬菜摆放在工作台上,工人熟练地将菜品装盒后码放整齐,待有客人来选购产品时,统一放在大盒子中出售。
工人正在包装蔬菜。新京报记者杨亦静摄
“一般我们一箱有9个品种的蔬菜,按照时令、色彩、吃法来搭配,也会根据客人的需求搭配。”销售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合作社中的工作人员基本都是本村的村民,每天迎接南来北往到村里用餐和买菜的顾客。
目前,司马庄村还有一大特色产品,就是蔬菜宴,这里的蔬菜宴有“七色异果八十郡,一桌餐遍三五国”的美称,色彩和营养搭配,远近闻名。采购新鲜蔬菜,体验采摘乐趣,在司马庄村,农业休闲旅游搞得有声有色。
司马庄村的一大特色,蔬菜宴。新京报记者杨亦静摄
多年来,农大给村里引进了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新品种,“很多品种连大型超市里都没有,有不少天津的朋友按时前往司马庄村采购蔬菜,大老远过来就因为这里的蔬菜种类丰富、口味好。”任华中说。目前,大司马农业园区每年能销售蔬菜30万盒,接待数以万计的游客用餐,年营业额达到6000多万,纯利润有2000多万。
来客多了,不仅为村民带来了经济上的收益,还给村民带来了思想意识的转变。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任华中教授,第一次来到司马庄村调研考察是在2011年,距今已有8年。
这些年,司马庄村的变化,他都看在眼里。通过土地流转和环境整治工作,村容村貌发生了改变,房子整洁了,村间小道硬化了。比起硬件设施的变化,村民在思想意识方面的变化更为突出,“这些年,越来越多外面的人到司马庄村来参观旅游,村里的人见识多了,乡亲们不但更热情了,整体素质也在不断提高。”
机械化种植解决劳动力短缺
目前,农大给村里解决了农产品无法持续供应的问题,“蔬菜生产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多,比如有人三月来吃,觉得口味很好,但是七月再来,发现大夏天地里都没什么菜了,农产品无法持续供应,也会影响到消费者的体验。”任华中说,学校为司马庄村提供了不少新品种,可以耐寒、抗旱,保证一年四季都有蔬菜出品。值得一提的是,对比农大给其他蔬菜基地提供的品种,任华中表示,合作社中选取的多是新颖的、口味好但产量相对较低的品种,“他们更希望发展一些顾客更喜欢的口味,不追求产量,只在意品质。”
坚持创新,有危机意识,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是司马庄村多年来能保持特色发展的关键,但困难依旧存在。“搞农业其实挺难的,基本上是老有困难。”在李志彬看来,目前大司马农业园区相较于其他蔬菜生产基地有几大优势,“我们生产的时间长、规模大,有中国驰名商标的名号,这么多年也积累了一些经验,还有不少固定的客户,在经营上比一般园区好一些。”
司马庄村蔬菜园区。新京报记者杨亦静摄
可即使现在合作社的规模已经很大,依然面临着不少考验,农业上的难题也需要进一步破解,李志彬说,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难以改变,“最眼前的例子,现在这个季节正是枣上市的季节,又怕刮大风,又怕下雨,一场雨没事,下了两场雨,枣就裂开了,变成‘裂枣’。”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农业园内的工作人员老龄化,年轻人少,“我们的工作人员都是60岁以下的,但其实45岁以下的稍微年轻一点的人是很少的,干农业苦,年轻人都不愿意参与,现在雇工挺难的。”李志彬说,目前合作社已经开始尝试推进机械化生产,这也是村庄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新京报记者杨亦静
编辑张树婧校对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