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北京已完成2000余条背街小巷环境整治

原标题:北京已完成2000余条背街小巷环境整治

全市1.6万名街巷长、3.6万名小巷管家为基层治理环境脏乱带来创新动力。

新京报快讯(记者邓琦)截至目前,北京已完成2000多条背街小巷环境整治工作,涌现出了雨儿胡同、前门三里河、杨梅竹斜街、熊家胡同等一批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文明街巷。

9月24日,在北京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城管委副巡视员谢国民介绍,北京全市1.6万名街巷长、3.6万名小巷管家遍布大街小巷,为基层治理环境脏乱带来了创新动力。

核心区主次干路基本实现架空线入地

谢国民介绍,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北京以“十无一创建”为主要内容(“十无”即无私搭乱建、无开墙打洞、无乱停车、无乱占道、无乱搭架空线、无外立面破损、无违规广告牌匾、无道路破损、无违规经营、无堆物堆料,“一创建”即创建五好文明街巷),实施开展了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和深化文明创建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截至目前,完成了2000多条背街小巷环境整治工作,涌现出了雨儿胡同、前门三里河、杨梅竹斜街、熊家胡同等一批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文明街巷。

另外,空中“蜘蛛网”得到有效治理。2017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以拔杆为标准,全面开展了架空线入地及规范梳理工作。核心区主次干路基本实现架空线入地,共计拔除线杆1.3万余根,实施了137条道路129公里电力、375条道路225公里路灯、20条道路21公里电车馈线,支路胡同实施了1509条372公里通信架空线入地,消除了安全隐患,实现了城市空间视觉清朗。

长安街及其延长线“颜值”大幅提升

谢国民介绍,以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北京遵循“庄严、沉稳、厚重、大气”的形象气质,围绕建筑物外立面、城市家具、绿化景观、标识系统、市政设施、景观照明、道路及附属设施、广告牌匾8个方面,开展长安街及其延长线(东起通州区通济路,西至门头沟三石路)环境景观提升工作。

采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符号套系化设计,编制了长安街景观提升设计导则与公共服务设施图集。同时,完成百余栋建筑物外立面改造提升及清洗粉饰,对地下通道、过街天桥进行整修维护,更新更换公交候车亭、公交站牌、废物箱、邮筒、交通标识杆等30种设施,重点打造10处绿化景观节点等,神州第一街颜值得到大幅提升。

新京报记者邓琦

编辑丁天校对郭利

相关阅读:
《我家的红色记忆》主题展览上海开幕 透视时代变迁 叙利亚政府与反对派就宪法委员会组成达成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