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院校教育+师带徒才是好的传承

原标题:院校教育+师带徒才是好的传承

院校教育+师带徒才是好的传承

朱锦善,全国中医儿科高等教育学会儿科分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中医药学术年鉴》资深编委。

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始终离不开人,目前的中医药人才储备并不能满足中医药发展,中医后继乏人,从事工作的中医药人数看似很多,但许多人的临证思维不是真正的中医思维,也就是说不是真正运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不是真正的中医,要传承中医药的发展,仍然需要大量真正的中医药人才。

人才应该从教育开始,院校教育与师带徒的方式是目前中医药人才两种主要的来源方式。在现有情况下,院校教育是中医药人才的重点来源,但中医院校教育还存在严重问题,特别是中医临床教育还存在理论与临床严重脱节,需要大力改革。另外,传统中医的师带徒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要把中医院校教育与师带徒方式很好地结合起来。只有院校教育和师带徒两个方面都做好了,才能很好地继承、利用和发展好中医。

如何将西医的东西为我所用也很重要。西医对疾病的认识值得借鉴,但应该注意,不能完全照搬西医的思维来看待中医,来用中药。两者如何结合?取长补短、相互借鉴、融会贯通是关键,而不是生搬硬套。中医临床讲究辨证论治,但目前的教材都讲辨证分型,这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医衡阳会议明确否定了的,中医自古以来也没有辨证分型一说。更有甚者,把分型作为中医临床标准,使得我们不少中医医生往往对照证型标准去看病,对不上这些证型就不知道怎么办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说:“辨证分型把灵活的辨证论治规律变成僵化的框架,实为可叹!不可取也!”中医的生命力在于疗效,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如果把它丢弃了,改变了,又怎能提高中医疗效?又怎能继承和发展中医?中医传承,人才培养,这才是根本的根本。中医目前的状况不改变,中医传承,从何谈起?

新京报记者张秀兰

编辑岳清秀校对赵琳

相关阅读:
华佗故里遍地芍 药材集散地走进智慧时代 樟帮之路两千年 摆药摊、设药墟、成药市、建药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