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隐私保护从“剪刀手”开始

原标题:隐私保护从“剪刀手”开始

9月15日,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上,上海信息安全行业协会副主任张威给出一个吓人的提醒:拍照时如果镜头距离够近,“剪刀手”照片通过放大和人工智能技术提取,就能将人物的指纹信息还原出来。工作人员介绍,只要有清晰的照片,加上图像增强技术,就能够从照片中提取指纹。

“剪刀手”让人瑟瑟发抖,隐私保护已经无孔不入地渗透到生活的细枝末节。网络智能时代大潮中,随便一款App,经常向用户索要访问通讯录、读取短信与获取地理位置等权限,超范围收集、强制授权与过度索取越来越普遍。消费者往往要在“给”与“不给”之间做出选择,要么无条件让渡自己的隐私权,要么牺牲掉获取便利服务的机会。

因为涉及到面部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换脸App ZAO掀起隐私保护争议,引发广泛关注。ZAO身上暴露的公众隐私保护意识的觉醒,在一定程度上是伴着大量隐私泄露“被动”觉醒。隐私泄露的广度和深度,引发越来越多人的焦虑和警觉。人们一边沉溺于高科技制造出的无处不在的便利,另一边才发现被支配的恐惧早就无处不在。

在互联网发展的早期,企业多选择在高效与便捷的赛道驰骋,抢食产业竞争和业态搭建的利益蛋糕。当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中期,技术壁垒被逐一打破,也打破了传统的信息围栏。技术升级带来的新挑战,不仅要在原有生态给用户提供便利服务,还不能轻易忽略用户隐私保护,必须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预防机制。

对于指纹识别、面部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自诞生之日就备受争议。在欧美,这项技术正面临着来自立法者严格的考问。以Facebook、谷歌为代表的大型科技互联网公司都因为隐私泄露被舆论口诛笔伐。大公司有理由认为新技术不应该因为滥用嫌疑被扼杀,但却理性地达成了一个共识:制定相关合乎道德法律的指导方针,要跑在真正能使用这项技术之前。

保护个人隐私信息是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讨伐一家公司和警惕一种行为永远解决不了问题。这个巨大的工程需要自上而下的规范,也需要自下而上的自觉。

掌握不好尺度,拿捏不好分寸,保护和侵犯往往就在一念之间。因此规范个人信息搜集行为,首先要解决的是对个人信息搜集行为合法与非法边界的认定,有效边界既会影响监管实践,也会影响司法实践。需要企业、用户、主管监管部门、第三方评估机构等多方介入,在“安全”与“不安全”之间构建多维的防火墙。

喊着要保护个人隐私的用户不能每次都“雷声大雨点小”,口口声声在意隐私却在行动上疏忽大意,要时刻注意被搜集的个人信息是否存在过度使用、非法使用与倒卖等可能性,从自身做起,为自己的隐私建起第一道围墙。

相关阅读:
苏宁正式启动家乐福中国门店改造 决战“金九银十” 谁将主宰高端手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