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9岁的甜点师汉服爱好者:穿汉服和穿T恤是一样的
身穿一身魏晋风的雪纺汉服,脚踏一双被服饰遮挡着的白色运动鞋,19岁的韩杰(化名)走在9月10日的北京街头。他说,穿复古布鞋雨天走路容易湿,而且布鞋底薄,走路时间太长或者跑步并不舒服,所以他常常穿汉服搭配运动鞋。
“汉服就是一种服饰,我穿汉服,和其他人穿T恤、棉袄是一样的。”韩杰认为,汉服文化的发展不只是复古,而是结合时代特点进行创新。
刚刚进入汉服圈半年,韩杰已经购买了8套不同款式的汉服。作为甜点师的他,这个中秋因为工作原因,不能参加汉服圈的集体活动,只能下班回家后与父母一起吃月饼、品茶、赏月。
9月10日,大观园内,张扬(左)正在游园。新京报记者王飞摄
半年买了8套汉服
韩杰是北京市东城区一家糕点铺的甜点师。他告诉新京报记者,自己进入汉服圈才半年,此前一直喜欢的是Cosplay。
2017年,韩杰在某短视频平台看到有人穿着汉服游公园,一种蕴含着传统文化的古典美与诗情画意的小桥、溪水、桃花融为一体,让他感受到汉服文化的魅力。当时,他对汉服的认识并不多,以为汉服就是汉代的服饰。
2019年春节期间,韩杰逛庙会,看到一位与自己年纪相仿的男孩,身穿汉服,披着披肩,仿佛穿越到了古代,这也是他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触汉服。于是他在网上买了第一套属于自己的汉服。
从此,短短6个月,韩杰购买了8套汉服,每套汉服种类不同:“汉服和日常穿的服装一样,要有换洗的,还有夏季和冬季。”
韩杰最喜欢的汉服是明制和魏晋风两种,最贵的一套3000余元。如今的他,除了上班,个人生活时间均穿汉服。韩杰觉得,汉服穿起来要比普通服饰舒服许多。
“单位允许,但工作起来不方便,衣服容易沾上污渍。”韩杰向新京报记者展示他的手机,他的母亲和他正在交流汉服的相关内容,“我的家人都挺支持我的,毕竟是中国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嘛。”
9月10日,大观园内,汉服爱好者经过长廊。新京报记者王飞摄
遇到嘲讽之后
“买第一套汉服完全是觉得好看,没想到就逐渐入了深坑。”后来,他开始对汉服文化感兴趣。
“汉服只是一种服饰,没有别的特殊含义。”回忆起第一次穿汉服走到街上找到异样的眼光,韩杰的同好张扬(化名)至今记忆犹新。2018年暑假的一个晚上,张扬吃完夜宵,穿着白色汉服,和两三个朋友在街头散步,被身后的一对男女叫做“妖怪”“神经病”。
“你不了解汉服文化我可以理解,但不能诋毁我的喜好吧。”张扬当时特别想转身把他们打一顿,但他忍住了。张扬说,穿汉服不仅仅是换了一种服饰,还是自我修养提高的一种方式。
5年前,张扬也是因为觉得汉服好看,开始在平时的生活当中穿汉服,进而更加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待那些人不理也罢。”
与张扬遇到的情况类似,韩杰穿汉服走在街上也曾遭遇过冷嘲热讽,曾被路人询问他穿的是不是韩服、和服,但更多的是抱着友善态度欣赏和拍照的。只要对方愿意了解,他都会详细地向对方介绍。
也曾有人觉得韩杰穿汉服出门就是为了吸引眼球,借机炒作,但如今地铁上、街道上穿汉服的人比过去多了很多,让韩杰觉得中国传统服饰和文化又焕发了活力。
韩杰在家中整理自己的汉服。受访者供图
汉服的复兴不是复古
在韩杰看来,汉服的复兴不是复古,应当随着现代人的生活有所革新。他拿汉字类比,汉字从它诞生以来就不断演变,从商代的甲骨文到如今的文字:“如果仅仅复原历代的汉服,使得‘传承’仅仅止步于‘复古’,是缺乏大局观的表现,难成气候。”
韩杰介绍,汉服有四个特征,交领右衽、袖宽且长、隐扣系带、上衣下裳。其中的常服在此基础上又有多种变化,比如除了交领之外,还有盘领、直领等作为补充。他认为,如果想在现代更好的传承汉服,一方面要保持其“交领、右衽、系带”等基本特征,另一方面也应该接纳其发展出符合现代人精神文化及生活习惯的特点,不能被形式所束缚。
汉服的发展离不开众多设计师日夜的付出,每当新款汉服上市后,便会在一些电商平台上出现盗版来的仿冒服饰,这种服饰通常比正版便宜四五百元。但因为价格的差异,其材质及做工细致程度也各不相同。
“我鼓励汉服爱好者购买正版汉服,但有一些出入汉服圈的爱好者,在不了解情况的前提下购买盗版服饰,应该对他们多一些包容。”韩杰亦表示,为了营造一个好的创作设计环境,鼓励设计师们创新,要鼓励爱好者购买正版汉服。
韩杰说,有一些爱好者分不清什么是正版汉服,什么是盗版汉服,甚至一些刚刚入圈的没有收入的学生群体,他们购买盗版汉服会拍照上传,会遭到个别极端爱好者辱骂。韩杰觉得,谁都有对一个新鲜事物不了解的的情况,应该带着他们了解,学会分辨什么是正版汉服,什么是盗版汉服。
汉服爱好者的中秋节
2019年中秋节是韩杰爱上汉服的第一个中秋,作为甜点师的他,这个中秋因为工作原因,不能参加汉服圈的集体活动,只能下班回家后与父母一起吃月饼、品茶、赏月。
这同时也是张扬爱上汉服的第5个中秋,中秋节当天,他和圈内的朋友们将聚集在北京四惠的一家茶舍内,欣赏新款式的汉服,相互寒暄一下工作和日常生活,在悠扬的琴声中,观看具有汉服文化特色的文艺表演。
茶舍的灯光温和而瞩目,灯光下身穿汉服的当代青年们,吃月饼、喝果酒、赏月亮、猜灯谜,举止优雅。盘腿而坐,谈论着关于汉服的那些事。
新京报记者刘名洋
编辑郭琛
校对李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