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秋月圆 三句古语读懂习近平的家国情怀

原标题:中秋月圆,三句古语读懂习近平的家国情怀

月圆又中秋。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寄托着人们对家庭团圆、生活幸福的美好愿望,也承载着人们对家国故土的浓浓情怀。今天,让我们一起品古语、读故事,感受习近平总书记的家国情怀。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中秋月圆三句古语读懂习近平的家国情怀

在2015年的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深情吟诵了这首家喻户晓的《游子吟》,触动无数人的心弦。正是在这次讲话中,习近平提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在习近平的办公室,有几张家庭照格外引人注目:他用轮椅推着年事已高的父亲,他牵着母亲的手散步,他同夫人彭丽媛的合影,他骑自行车载着女儿玩耍……孝敬父母、爱护妻儿,习近平把家庭幸福看得如此之重。

中秋月圆三句古语读懂习近平的家国情怀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习近平看来,作为父母,应该“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

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他还在多个场合告诫广大领导干部带头抓好家风,“要留留神,防微杜渐,不要护犊子”、“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习近平很清楚,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中秋月圆三句古语读懂习近平的家国情怀

这是2015年中秋节前夕,习近平在西雅图出席美国侨界欢迎招待会时引用的诗句。那天,他特地为当地华人带来故乡的月饼,并对大家说“这是祖国人民的一点心意”、“欢迎大家常回家看看”。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习近平历来重视真情。

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带着自己买的年货,回到曾经度过7年插队岁月的地方——梁家河。同他一起来的,还有夫人彭丽媛。他用陕北方言向乡亲们介绍说:“这是我的婆姨(陕北方言,意为妻子)。”

中秋月圆三句古语读懂习近平的家国情怀

对于离“乡”多年的人来说,乡愁往往就是一句家乡话、一道熟悉的菜。提起当年吃过的“腌酸菜”,习近平真情流露:“这个酸菜长期不吃还挺想的!”

“我这个人呢是有农村情结的。”离开陕北后,习近平牵挂着千百个“梁家河”。他曾说:“1969年1月份插队,老百姓帮助我,他们有什么吃的都给我送一点,谁送我一碗酸菜,我说我今天生活又改善了。现在我看到贫困地区的老百姓啊,我确实是发自内心同情他们,我们作为共产党人,一定要把他们放在心上,真正地为他们办实事,否则我们的良知在哪里啊!”

“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中秋月圆三句古语读懂习近平的家国情怀

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今年1月,习近平在天津考察调研时,来到南开大学,特别提到张伯苓老校长的“爱国三问”。他强调,这既是历史之问,也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我们就要把这个事情做好。

中秋月圆三句古语读懂习近平的家国情怀

在习近平看来,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他还尖锐地指出,“一个人不爱国,甚至欺骗祖国、背叛祖国,那在自己的国家、在世界上都是很丢脸的,也是没有立足之地的”。

习近平曾回忆小时候母亲讲岳飞精忠报国、岳母刺字的故事:“我说,把字刺上去,多疼啊!我母亲说,是疼,但心里铭记住了。‘精忠报国’四个字,我从那个时候一直记到现在,它也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

怎么做是爱国?“要时时想到国家,处处想到人民,做到‘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这样说道。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面临着各种风险挑战,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到祖国的事业中,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人民日报客户端李建广)

相关阅读:
多家民调:蔡韩郭各有胜负 三人角逐形势尚不明朗 任正非宣布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大胆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