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郭卫东:北京的优秀乡村教师用耐心陪伴学生成长
乡村学生的家长大多忙于生计,作为老师,郭卫东说她要多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新京报讯(记者曹晶瑞)“喂,您好!喂?”郭卫东拿起电话,“喂”了两声,听筒的那头没有任何回应。“是你找我,对吗?我是郭卫东老师!”郭卫东开始对着电话“自言自语”。这样的场景,郭老师并不惊讶,孩子们总有这样那样的烦恼,一开始却不知该如何倾诉,等一等,等孩子们敞开心扉,她永远有足够的耐心。
素雅的白色教学楼、翠绿的草坪、砖红色的橡胶跑道……捧着教案、课本走在北京通州区漷县中学校园里的郭卫东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这里早已不是她初来乍到时的北京远郊的贫苦乡村学校,无论硬件软件,似乎每年都在变化。
去年,郭卫东被评为北京市优秀乡村教师,30多年来,她的心里装的全是学生。她对新京报记者说,“我只是乡村教师中最普通的那一个。”
郭卫东说自己只是乡村教师中最普通的一个。新京报记者王巍制作
得到学生信任她会开心得像个孩子
作为如今大城市里的一名乡村教师,郭卫东不用自掏腰包给学生盖校舍,更不用每天跋山涉水去上班,可扎根乡村教育30余年的她,和很多驻扎在大山里的乡村教师一样,用平凡、细微的爱浇灌着乡村学生的心,将整个青春奉献给了乡村教育,也从未放弃过任何一个孩子。
在郭卫东的办公桌上,码着一摞学生的笔记本,每一个本子里都有她的字迹。让学生写周记、日记,给学生的日记留言,这个习惯郭卫东保持了几十年。
郭卫东的办公桌。新京报记者王巍摄
当年,班长将全班的日记收齐放在郭卫东的办公桌上,郭卫东总是第一个翻开素素(化名)的日记。素素因家里发生变故,原本开朗的孩子变得异常敏感,总是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发呆或埋头痛哭,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儿与同学发生口角。
作为语文老师的郭卫东知道后,心里像是有了个疙瘩,总也放心不下。上课特别留心观察素素的神情,课间也会专门跑到班里看看素素,就连日记回复留言,郭卫东也会给素素特别的关照。素素简单记下当天的流水日记,郭卫东会很认真地回复,经常是她回复的留言比素素的日记还要长很多。
时间久了,素素大概是感受到了郭卫东的关心,便慢慢从日记开始,敞开了心扉。哪怕素素只是在日记里简单提及一句今日的心情,郭卫东都会异常开心,她拿起笔,像个孩子,开始认认真真地给素素“回信”。
渐渐的,素素的日记不再只是流水账;渐渐的,素素对郭卫东的倾诉方式不再只停留在纸上。但凡素素又遭遇了什么不开心的事儿,郭卫东的电话便会响起。每次,都是以郭卫东“自言自语”开始。
郭卫东说,相较于城市里的学生,乡村学生家长多忙于生计,即便部分家长知道要多关注孩子,但实际上也只是停留在督促孩子好好学习的阶段,很少懂得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更别说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作为乡村教师,就要努力填这一空白。这么多年来,她跟太多学生交过心,也由此成了一批又一批农村学生心灵的守护者、成长路上的陪伴者。
学生的孩子又成了她的学生老师一直在
30余年只在转瞬间,站在讲台上的郭卫东已经有了丝丝白发。坐在课堂里听她讲课的学生有的早已为人父母,其儿女又成了郭卫东的学生。陈峰(化名)就是其中一个,她的母亲就是郭卫东当年教过的一个学生。
和母亲当年的好强不同,陈峰显得有些散漫。瘦高的个子,每天头发擦得油亮,走路也总是一摇一摆。课堂上,陈峰是班里的捣蛋专业户,老师每每提出问题,陈峰总是在底下“积极”回应,每次他张口,必然引来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考试成绩出来,陈峰多数都是垫底儿的那一个。
每个人回想自己的学生时代,大概都遇到过几位这样的同学,当时甚至觉得这些特别的存在给枯燥的校园生活涂上了斑斓的色彩。可对于老师们而言,这样的学生不免有点“可恶”。对于这样的学生本身而言,老师对待自己的方式、态度或许会改变一生。
“上课故意捣蛋,其实是想获得更多的关注。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注就可以了。”郭卫东说。生活上,陈峰肠胃不好,总是生病,郭卫东就陪着他去看医生,给他买好吃的,用业余时间给他补课,不让他落下功课。课堂上,面对调皮捣蛋的陈峰,郭卫东也从没显现出不耐烦,她总是能在陈峰离谱的答案找到“正能量”,借机鼓励他,慢慢引导。同时,郭卫东多次用其母亲学生时期的经历激励陈峰。眼瞅着陈峰的答案一次比一次“靠谱”,语文成绩稳步提升,郭卫东这才算放了心。
郭卫东和学生们。新京报记者王巍摄
农村孩子的家庭环境可能和城区孩子有差别,但青春期的叛逆却格外统一。郭卫东的眼睛像是放大镜,学生再小的进步、再细微的变化也能被她捕捉到。“语文老师都比较细腻,和青春期的孩子相处,需要这样细腻的心。”郭卫东说。
就这样,学生换了一轮又一轮,但是郭卫东一直站在讲台那里。
她的心很小小到只能装下她的学生
“那会儿虽然条件艰苦,但还真挺怀念那时候。”郭卫东说,现在漫步在优美的校园里,总是忍不住感慨北京乡村教育的发展速度,感慨现在农村学生是多么的幸福。
1985年,年刚20岁的郭卫东第一次迈进北京市通州区漷县中学。寒气逼人的冬天,教室里的一个小炉子是师生取暖的唯一方式。郭卫东一路小跑进教室,用力搓了搓双手,用嘴巴哈了哈气,希望冻得发僵的双手能够尽快暖和过来,这样才能拿起粉笔,展示她精心设计的板书。“起初学生们都要自己生火,后来才有了专门的老师负责。”郭卫东回忆着当年的场景。
对于那时学校的土操场,郭卫东更是记忆深刻。“在操场上跑步,能特别生动地诠释‘一溜烟’这个词。”郭卫东开玩笑地说。她喜欢和学生“压”操场,虽然几步走下来,干净的鞋面就会铺满一层灰尘,但在那里,她和学生更像是朋友而不是师生,和学生的心也会贴得更近。
郭卫东和学生更像是朋友而不是师生。新京报记者王巍摄
乡村执教30年,郭卫东近乎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教育教学和她的学生身上。嘴里总叨念着目前乡村教育面临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家长陪伴少,实际在自己孩子成长中,作为母亲的郭卫东也总是缺席。好在,郭卫东的父亲也曾是一位老师,在姥爷姥姥的教育陪伴下,无论学习还是生活,儿子没有让郭卫东操过心,这也促使郭卫东能够把更多的心思、精力放在她的学生身上。
郭卫东的心很大,大得可以装下很多很多学生;郭卫东的心很小,小得只能装下她的学生。
新京报记者曹晶瑞摄影王巍
编辑张树婧校对李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