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降准之后降息还有多远
为提振实体经济央行开出一剂降准药方,9月6日,央行决定于2019年9月16日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此次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9000亿元,主要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值得一提的是,在降准之后,市场对于降息关注度越来越高。有分析人士认为,相比降准,降息对于实体经济的提振作用更直接,此外,在世界其他国家都在进行降息,我国也需要有与外部保持相对一致的步伐,以对冲外部环境的冲击。
“普降+定向”降准落地
据央行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9000亿元,其中全面降准释放资金约8000亿元,定向降准释放资金约1000亿元,这些资金能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来源,还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通过银行传导可以降低贷款实际利率。
央行还指出,在此之外,为促进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再额外对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10月15日和11月15日分两次实施到位,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
在此之前,央行今年共实施过两轮降准,一次是全面降准,另一次则是定向降准。1月4日,央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同时,2019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做,此次降准净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亿元“豪包”。5月6日,央行决定从2019年5月15日开始,对聚焦当地、服务县域的中小银行,实行较低的优惠存款准备金率。约有1000家县域农商行可以享受该项优惠政策,释放长期资金约2800亿元,全部用于发放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
可以看到,央行最近几次的降准目标都直指实体经济,在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看来,我国目前基本形成“三档两优”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框架,大型银行、中型银行、小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基准分别为13.5%、11.5%、8%。从国际视角和历史视角来看,我国存款准备金率水平偏高,降准确有一定的空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实施全面降准,进一步释放流动性,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降准之后,金融机构获得了更多的资金,有助于提升对实体经济服务的意愿和能力。
未来降息仍可期?
在全球宏观政策重回宽松、多家央行启动降息的背景下,当前国内外市场对中国降息的预期在升温。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何南野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未来降息的概率是很大的,本次降准只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但是企业的融资成本依旧较高,降利率成本应该是未来政策的一个取向。其次是当前CPI比较稳定,当前中国大部分商品价格几乎无涨势,为后续宽松的货币政策提供了基础。最后,世界其他国家都在进行降息,我国也需要有与外部保持相对一致的步伐,以对冲外部环境的冲击。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也判断,若美联储在9月降息,则央行大概率将同步调降公开市场利率,预计MLF利率将下调10-15个BPs至3.15%-3.2%的水平,同时央行有望引导一年期LPR利率较目前水平下降15-20个BPs,帮助降低实体经济利率,以进一步稳住经济。
但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却持不同看法,在他看来,无论是降准还是未来有可能出现降息,目的都是为了给市场释放流动性。目前国内和国际整个经济的经营环境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国内企业的负债率高企,终端市场出现一定的疲软,出口有所下降。
“这些问题不是通过货币政策调整就完全能够解决,针对现在所处的经营环境,通过降准的方式再通过商业银行有针对性的对实体经济给予信贷支持。至少目前来看这个政策是相对到位的。短期之内降息的必要性并不是非常大,如果通过降息进一步刺激整个货币市场的宽松,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又会引发物价水平上涨,反过来对整个经济进一步的复苏更加不利,对降息央行应更加审慎一些。”王红英说道。
降准是否意味着稳健货币政策取向发生改变?上述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与9月中旬税期形成对冲,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仍将保持基本稳定,而且定向降准分两次实施,也有利于稳妥有序释放资金。因此,此次降准并非大水漫灌,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
对于中国是否会随着全球其他经济体进入降息周期的问题,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此前表示,下一阶段央行将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重点要根据中国的经济增长、价格形势变化及时进行预调微调。
投资者应注重长线投资
本次降准对股市、债市、人民币汇率有哪些影响?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此次降准利好债市,也会提振资本市场信心。对人民币汇率而言,鉴于9月18日美联储降息在即,中美无风险收益率利差仍然较高,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保持稳定。一位业内分析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降准释放充足的流动性,将带来整体市场利率下行,有助于债市上涨。投资人炒债券,本质上并不是获得收益率,更重要的是获得资产价格的提升。利率降低,债券价格上涨,买债券的人多刺激市场活跃,本质上和股市是一样的”。
“本周A股在众多利好推动之下重新站上3000点,这说明投资者对于逆周期政策的出台有了更高的预期,市场的风险偏好进一步提升,‘金九银十’行情必将更加强劲。”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如是说。
虽然央行降准对业内带来利好,但最近几年,资产配置荒一直是一个大的问题,目前我国楼市受严控,股市长期低迷,使得资产配置荒愈演愈烈。银行理财产品方面,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已经连续下跌17个月。消息面上,8月17日,我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落地。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殷燕敏分析认为,“由于贷款市场重塑定价机制,贷款基准利率切换为LPR,贷款利率单边下行,迫于息差收窄的压力,再加上央行降准货币宽松,存款利率上浮幅度将下降,尤其是对于银行而言融资成本较高的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等产品,可能下调幅度更大。对于银行理财产品,降准实施后,将会导致理财产品的资产端利率出现下降,由此将倒逼银行理财收益率进一步下降,未来或将跌破4%”。
那么“资产荒”时期投资者该如何投资?在何南野看来,投资者不要盲目的乱投资,一定要注重财富的保护,对风险有一个清晰的判断,并做好止损的安排。应注重长线投资,可以适当将投资期间拉长,看到好的资产就坚决持有。讲究资产的配置,要更注重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投资,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以分散风险,获取平均的收益。
北京商报记者孟凡霞宋亦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