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让官员理直气壮为企业“扎起”

原标题:让官员理直气壮为企业“扎起”

在去年区县民营经济发展的评比中,巴南区在第一组都市圈中拔得头筹。这与该区出台政商交往“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构建亲而有界、亲而有据、清而有责、清而有为的“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密不可分。

以前一些企业打开门做生意,很害怕有官员上门打秋风,有时不得不“破财消灾”;而现在,很多老板最盼官员上门送政策、送服务、送帮扶,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形成良好的政商关系,已成公共诉求。不过,仍有极少数官员对企业是不敢上门、不愿上门。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官员不能把握好“亲”“清”的度,与企业交往总是怕一不小心越了界。

官员过分爱惜羽毛,与企业清而不亲,甚至谈商色变,与企业划清界限、保持距离,该见的不见,该办的不办,难免会在服务企业时为官不为。但官员大大咧咧,与企业亲而不清,使交往变交易,难免会失足,被“糖衣炮弹”所打倒。

走近了有越界之虞,隔远了有离心之忧,政商交往贵在适“度”。但这个度,也不能光靠官员自己来把握,很多时候还要上级部门为政商“亲近”划出“安全区”和“责任田”,让官员可以理直气壮为企业“扎起”。只有这样,官员才能秉持“亲上加清”的应有态度,在与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做到既掌握好温度,俯下身子主动靠前服务、积极担当作为,也把握好尺度,坚持“正面清单”应为必为,“负面清单”有禁必止。

相关阅读:
人民日报:下调香港评级 惠誉意欲何为? 人民日报海外版:升级版中德创新伙伴关系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