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长春绿园:分类施策助力乡村换新颜
调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
走进乡村实地调研
绿园区建立收储运体系,推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一角
投入4000余万元,用于农村环卫设施建设及设备购置,全力保障农村社区环卫保洁长效机制;
集中拆除违法建筑403处、清理道路边沟56公里、粉刷沿街墙体4500平方米;
全力实施“村收集、镇管理、区转运”的运营模式,推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1455名区、处、科、村四级干部,对全区17079户农户实行全覆盖式包保;
……
“一年见成效,两年上水平,三年大变样。”绿园区制定了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计划,从农村生活垃圾、农村改厕、污水治理、提升村容村貌等“小切口”入手,打响“四大战役”,完成16项重点任务,分类施策、合力攻坚,真正让乡村净起来、绿起来、美起来。
形成清运“闭合圈”垃圾日产日清不落地
在绿园区合心镇永跃村移动压缩垃圾箱站,环卫工人将从村里收集来的垃圾倒进了压缩垃圾箱,随后,负责箱站清扫的环卫工人张晓辉赶忙拿出消毒液,围着压缩垃圾箱向四周喷洒,进行清消工作。据张晓辉介绍,村民先将垃圾扔进家门口的垃圾桶或村屯的垃圾池,环卫工人会定期收集,运送到移动压缩垃圾箱站,每天下午,市里相关部门会将移动垃圾箱拖走,清空后再运回。如今这样一个闭环的清运模式,已形成“户分类、村收集、镇管理、区统运、市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长效机制。
近年来,绿园区不断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站点等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垃圾收集清运管理,在各村屯建了500多个垃圾池,20多个移动压缩垃圾箱站,服务半径在1.5公里以内,基本实现村屯全覆盖。组建农村社区保洁大队,配备269名保洁员。投入4000余万元,用于农村环卫设施建设及设备购置,全力保障农村社区环卫保洁长效机制。此后,绿园区还将积极尝试服务外包,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保洁服务管理。完善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包保责任制,深入推进农户和企事业单位自管区域“门前三包”制度落实。
拆除违建“治顽疾”打造规范有序新乡村
林园街道四季青村紧临西环城路的一处高铁桥下,原来是一处旧物市场,存在大面积违建,不仅影响沿线的环境,还给高铁运营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而今,旧物市场已经被取缔,约5000平方米违法建筑被拆除。
“街道党工委从6月底开始,对旧物市场进行全面整治,共取缔违规商户126家,拆除违法建筑257处,面积约5000平方米。其中,取缔铁艺加工商户56家,二手门窗商户35家,旧家电家具商户20家,二手摩托车三轮车商户15家。”林园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基于旧物市场存在时间长、违法建筑多、现场情况复杂等实际情况,林园街道党工委在整治前召开专题会议和百日攻坚行动动员大会,研究落实改善人居环境和行业乱象整治工作,主要负责人多次进村入户开展摸排登记和宣传动员工作。实现了群众由不理解到主动配合、主动搬运、主动拆除的转变,现场自拆率达到98%以上。
同样,在城西镇于仲发屯出口,影响居民出行近80多米违章建筑也已成功拆除。“过去,这里有几户人家占用公共绿化带、路边沟陆续建起门市房进行商业经营,导致进出于仲发屯的百姓出入极为不便利,特别是在上学、放学的高峰期,经常交通阻塞。我们抓住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契机,结合‘三高一出口’整治专项行动,进行了彻底拆除。”城西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资源利用“废变宝”收储运体系有效运行
为有效解决畜禽粪污污染环境问题,绿园区大力推进粪污处理设施升级改造和配套建设,因地制宜谋划构建散养密集区粪污收储运体系,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全力实施“村收集、镇管理、区转运”的运营模式,推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8年底,绿园区畜禽粪污综合处理利用率达到95.26%;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91.07%;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收储运体系已经形成。
资源利用变废为宝,昔日废弃物变身成了有机肥。位于绿园区的省新农科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每天都要接收来自多地的养殖废弃物,他们的任务是将养殖废弃物变成有机肥。在5000平方米的发酵车间,翻搅机不停歇地运转着,这是废弃物变废为宝的第一个环节。“我们会在畜禽粪污中加入不同的菌剂,改变发酵过程,形成适合不同农作物的有机肥。”公司总经理张小庆介绍,公司于2018年5月建立了长春市畜禽粪污集中处理中心,与市农科院等单位合作,研发了固体有机肥,液体有机肥等新产品,“有机肥与化肥一起使用,不仅能提升农作物收成,还能滋养土壤,有机肥研发、生产前景可观”。
经过两年的努力,绿园区在实践中摸索出畜禽粪污收储运管理体系的有效办法,初步形成了全链条全覆盖的长效管理机制,促进了畜牧业与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下一步,绿园区将在完善畜禽粪污收储运体系建设、构建种养结合循环发展良好格局上下功夫,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步伐,为加快推进畜牧业现代化、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出新贡献。
全区上下“齐动员”共建美丽宜居村庄
“以前院子里堆了一些废木板之类的杂物,因为比较多,也就没着急清理,包保干部入户宣传那天,我提了一下想清理杂物,大家便主动帮忙,这让我很感动。”于家村村民李金凤指着整洁的小庭院说,杂物清理后,她特意从邻居家移植了一些花草,这些都是包保干部们的建议,“现在的庭院更有生活气息了。”
自7月份绿园区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开展以来,绿园区1455名区、处、科、村四级干部,对全区17079户农户实行全覆盖式包保。四级干部逐村逐户开展入户宣传、建立包保档案、了解居民诉求、助力集中整治。在入户宣传过程中,为每户村民发放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倡议书,向大家发起了“自觉宣传、自觉参与、自觉劝导”倡议,动员村民增强建设美丽家园的意识,并向村民详细讲解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倡导广大村民以主人翁的态度投身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来。
党员干部主动作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积极履职,主动投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连日来,绿园区人大聚焦“乡村振兴”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深入调研。三级人大代表在区、镇人大组织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整治行动,充分发挥“监督推动、示范带动、宣传发动”三大作用,走村入户、摸排情况、宣传政策、建言献策,并主动参加路边沟清理、垃圾清运、违法建筑拆除等具体工作。部分人大代表还利用自身优势,“出资”增设村屯垃圾站(点),“出智”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规划,“出力”打造“代表街路”“代表广场”“代表庭院”等环境整治“示范点”,为绿园美丽乡村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绿园区政协主动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8月22日,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到梅河口市学习考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参观梅河口市现代服务业示范区、海龙湖公园、工业新城。8月29日,由区政协相关领导带队到西新镇裴家村实地调研,开展关于改善全区农村人居环境专题协商活动。委员们在专题议政会上,听取了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情况汇报,并提出政府整治、基层善治、村民自治、社会共治等意见建议,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实实在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