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自贸区新片区能否开展离岸税制探索?政协委员这样建议
摘要:税改是中国自贸区创新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亦是深化改革的问题症结和瓶颈难点。
今天下午,上海市政协将举行十三届十二次常委会议,围绕“建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专题协商议政。
市政协委员孔美琪认为,税改是中国自贸区创新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亦是深化改革的问题症结和瓶颈难点。
她说,在现行自贸试验区政策框架下,全国各地自贸区在企业所得税及个人所得税方面均实行与国内基本一致的税率水平,税改推进成效不大。一方面,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与国际通行规则衔接不畅,抑制了投资贸易自由化向纵深发展;另一方面,允许区内注册企业开展区外业务,区内外企业管理界限模糊,无法实施自贸区企业独享的差异化税制。
“新税制是上海自贸区新片区建设的聚焦点。”孔美琪认为,上海自贸区新片区特殊经济功能的先行探索,需要新的制度安排及特殊政策。“税制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其本质在于创造平等竞争、公平税负的营商环境。”
她建议,上海自贸区新片区建设应发挥集聚大批国际金融机构、跨国公司贸易总部分支机构及金融贸易高端人才的综合优势,在自贸试验区已经试行多年的本外币一体化自由贸易账户的基础上,加强有利于离岸经济建设的特殊税收政策制度供给,吸引全球跨国企业包括国内跨国企业到新片区设立投资、结算、运营总部,进一步推进离岸企业落地,支持和鼓励其发展对标国际标准的离岸金融和贸易业务。
孔美琪具体建议,自贸区新片区大胆创新数字围网监管模式,打造更加先进的集税收、金融、备案、信用、签证、检验检疫、风险防控等于一体的全系统数字化大平台。在此基础上,对注册和生产经营实际业务在新片区的企业一律实施15%的名义税率,对于高新技术外资企业、“卡脖子”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企业亦实行同等税收优惠。
孔美琪说,应该借鉴粤港澳大湾区吸引国际高端人才的个税政策和做法,支持自贸区新片区实施更加优惠的个人所得税政策,对在新片区工作的境外(含港澳台)领军人才和紧缺人才,按内地与境外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给予补贴,并对该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对于受雇于新片区内享有“境内关外”政策的外资企业的中国公民,与外国雇员一样享有关外的优惠政策。
孔美琪认为,可以在新片区开展离岸税制探索,培育离岸经济发展“新动能”。她说,世界各国投资者之所以对离岸机构青睐有加,关键在于其与一般的有限公司相比,在税收上享有巨大优惠。建议依托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划割离岸贸易、转口贸易功能片区及离岸金融先行区,实行物理围栏监管。建设具有长期竞争力的服务实体经济的离岸金融中心,对于离岸机构开展的离岸业务和跨境业务可减免间接税、增值税、利得税、印花税等,所得税税率可低于15%。
此外,她还建议给予跨境商品零售以税收优惠,打造服务贸易开放“新高地”。比如,对经批准设立的按“境内关外”监管的医疗机构,除享受进口设备免关税外,在提供医疗服务时发生的医疗耗材零售业务,诸如安装血管支架、心脏起搏器等,参照现行跨境电商税收政策,给予按进口商品跨境零售征收综合税,使更多民众享受到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发展红利。
栏目主编:张骏
文字编辑:张骏
题图来源:孟雨涵摄(资料图)
图片编辑:项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