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新成立一领导小组,要求规划建设国际组织集聚区
要求形成“一核两轴四区域”的国际交往布局。
新京报快讯(记者沙雪良)9月3日,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强调,要进一步优化国际交往空间布局,形成“一核两轴四区域”的布局;规划建设国际组织集聚区,吸引一批国际组织及代表机构落户。
小组成员包括外交、商务、文旅等部
据北京日报报道,9月3日上午,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
关于成立小组的目的,会议指出,大力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是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需要,是全面落实首都“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的需要,是北京自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成立领导小组的目的就是要把在京的资源力量统筹起来,形成工作合力,更加有力地推进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
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北京市委书记蔡奇,领导小组第一副组长、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外办副主任刘建超,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出席会议。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成员秦刚、俞建华、张旭、林克庆、杜飞进、崔述强、隋振江,市政府秘书长靳伟参加会议。
其中,秦刚为外交部副部长,俞建华为商务部副部长,张旭为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也就是说,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包括北京市、中央外办、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文旅部。
会议通报了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领导小组设立情况,研究了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和办公室工作细则,听取了《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行动计划(2019年—2022年)》《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专项规划》编制情况汇报。
西部地区强化国际科创合作和国际文体交流
这次全体会上,北京市委书记、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领导小组组长蔡奇强调,要立足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实际,适应重大国事活动常态化,前瞻性谋划涉外设施和能力建设,持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积极培育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努力打造国际交往活跃、国际化服务完善、国际影响力凸显的国际交往中心。
对于国际交往的空间布局,会议强调要形成“一核两轴四区域”的布局。
具体来说,“一核”即首都功能核心区,主要是优化提升现有国事活动空间;“两轴”即中轴线和长安街及其延长线,是国际交往功能的集中承载区;“四区域”中,东部地区要着力提升外交外事功能承载能力,北部地区要提升重大外交外事活动综合保障能力,西部地区要强化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和国际文化体育交流功能,南部地区要打造国际交往新门户。
规划建设国际组织集聚区
对于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会议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
首先是持续提升重大国事活动服务保障能力。会议提出,要着眼于服务国家总体外交,以常态化、少扰民为目标,进一步健全重大国事活动服务保障长效机制。结合中轴线申遗,努力培育优质、特色的国事活动新场所。
同时,要着力提升国际化公共服务水平。着眼提升对国际高端要素资源吸引力,努力营造“类海外”环境。积极“筑巢引凤”,加紧推进国际人才社区建设,完善国际化配套设施。优化国际学校布局,深化国际医疗试点,营造国际化人文环境。
在深入推动全市高水平开放发展方面,会议提出,要大力吸引外资,重点引进国际知名企业总部、研发中心等机构落地。规划建设国际组织集聚区,吸引一批国际组织及代表机构落户。推动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等机制化组织化,做好亚投行等组织对接服务。办好中关村论坛,提升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品牌影响力,争取更多重大国际会议、国际会展、国际体育赛事在京举办。提升城市文化国际影响力,加强友城交往,办好“北京日”“北京周”“北京之夜”,打造更多品牌性公共外交和民间外交活动。
新京报记者沙雪良
编辑丁天校对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