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坚持走好山西有机旱作农业之路
目前,我省已有长治市、朔州市、晋中市3个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市,娄烦、山阴、神池、兴县、陵川、灵丘、寿阳、盂县、翼城、闻喜等10个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县和清徐县清源镇马峪乡葡萄、灵丘县红石塄乡杂粮、忻州市忻府区高城合作社辣椒等有机旱作封闭示范片70个。
“要坚持走有机旱作农业的路子,完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使有机旱作农业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品牌。”2017年6月以来,全省上下坚持把发展有机旱作农业作为带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高位推动,周密部署,纵深推进,有机旱作农业取得初步成效。
建立政策框架高位有力推动
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行动计划》,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14个省直单位负责人任成员的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合力推进。成立了100名农业专家组成的有机旱作农业专家指导组,建立了首席专家包县包片服务机制。连续两年,省政府将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列为实施乡村振兴若干政策的措施之一,投入资金2.6亿元加以推进。市县狠抓政策落地,统筹资金项目,细化工作措施,大力推进封闭示范区建设。全省有机旱作农业支撑体系日趋完善。
形成技术体系集成技术创新
目前,全省已建设抗旱节水新品种示范基地3000多亩,建立特色良种繁育基地4000余亩。选育、引进杂粮和油料作物抗旱节水新品种100多个,因地制宜遴选出50多项集成技术,其中,渗水地膜谷子穴播、小麦探墒沟播、高粱密植精播等旱作技术累计推广3000多万亩。长治市示范推广标准化绿色高效集成技术模式,形成了长子“生贵大棚+水肥一体化+土壤消毒绿色防控”绿色蔬菜种植模式;武乡“质量追溯+羊肥+古法种植+产业化联合体”有机旱作谷子种植模式;黎城“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有机旱作水果种植模式等。标准化助力有机旱作农业步伐加快。2018年全省新制修订农业地方标准62项,其中,有机旱作农业标准40多项,在全省启动建立有机旱作农业标准化示范区43个。
突出绿色发展加快农业转型
一是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秸秆离田利用、牲畜过腹还田等模式,实现农作物秸秆利用。试点县秸秆综合利用达到90%。二是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在减药上,实施“两提前四替代”,(即提前监测预警,提前预防保护;用绿色防控替代单一化学防治,用专业化统防统治替代小农户分散防治,用现代高效植保机械替代传统落后机械,用新型高效安全农药替代高毒高残农药。)成立了“山西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绿色发展联盟”,由731个加盟单位和50余名专家组成,分工合作,强强联手,构筑起了晋字号农业的绿色屏障。全省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专业化统防统治率、农药利用率得到明显提升。在减肥上,实施“四替代两培育”,(即以配方施肥替代农民习惯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新型肥料替代传统肥料,机械施肥替代人工施肥,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科学施肥社会化服务组织。)全省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15个示范县创建减肥增效示范区,全省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稳定负增长。
品质稳步提升品牌逐步叫响
近几年,我省加大投入力度,创新工作方法,持续推进品牌强农工程。截至5月底,全省“三品”认证有效产品数3584个,其中,无公害产品2979个、绿色食品477个、有机农产品128个、地理标志登记农产品数量154个,数量居全国第三。“三品”认证产地面积1173.66万亩,其中,绿色、有机认证产地面积185.34万亩,同比增长64%以上。形成“山西小米”“山西陈醋”“山西玉露香梨”“山西核桃”4个省级区域品牌;岚县马铃薯、沁州黄小米、大同黄花被评为全国百强区域公共品牌。万荣苹果被授予中国十大苹果称号,吉县苹果成为全国100个与欧盟互认地理标志产品之一。
注重典型创建强化示范引导
两年来,在3市10县70个封闭示范片开展有机旱作农业典型示范创建,示范区突出“特色”“优质”,封闭示范作用初显,涌现出一批“有机旱作+特色产业”可复制、可推广的好典型好模式,在全省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
长治市确定了创建绿色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市的目标,以县为单位,规划了12个绿色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区,围绕特色产业,分类推进示范创建。
寿阳县对封闭示范片严格实行统一良种供应、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作业、统一品牌销售“六统一”封闭管控运行机制。
山阴县利用资源优势,突出“四化”,即肥用资源化、托管保姆化、产业品牌化、技术集成化,为农牧交错带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提供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