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以“六稳”对冲内外压力 中国经济迎难而上

原标题:以“六稳”对冲内外压力,中国经济迎难而上

2018年以来,中国经济面临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双重压力。一方面,是以中美经贸摩擦为标志的外部环境深刻变化,一方面是国内经济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这样的情形引发中国决策层的高度重视。2018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六稳”应对策略。

从一年多的时间来看,“六稳”已然成为中国经济的定海神针,引领中国经济扛住内外压力,在全球经济不振、贸易保护主义四起的逆势中,平稳前行。

底线管理:稳就业与管控金融风险

对于风险和挑战,中国惯常的做法是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保持大局稳定。

习惯从坏处考虑问题,就意味着不容易犯颠覆性错误。

对于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来说,表面上来看,当下最大的挑战在于经济增速的回调,但事实上,长期以来,各方对经济增速强调的一个更为重要的理由是经济增速与就业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因此,在“六稳”之中,排在第一的正是“稳就业”。为了实现政策的协调和联动,中国官方成立了包括20多个部委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2019年1到7月,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中国城镇新增就业867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79%,远超时序进度,显示出稳就业的政策效果。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也是中国官方要守住的底线。2019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还专门就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举行了集体学习。“稳金融”受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稳金融”政策的第一个要求是货币环境的“稳”。这一个稳包括两重内涵:从“紧”的限度来看,货币政策不能影响流动性的合理充裕;从“松”的程度说,货币政策不能形成“大水漫灌”。

今年以来,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大经济体的连续降息操作让全球宽松预期不断升温,但中国却未加入全球“降息潮”。与此同时,更为精准有效的定向手段、创新产品和工具成为调控的主要选择。

“稳金融”政策的第二个特点是打掉存在隐患的重大风险点。这一年中,通过主动作为,一些重点金融控股集团的风险得到稳妥处置,中国金融风险整体呈现出收敛的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在强调稳的同时,中国并未放缓金融开放的脚步,而是以开放来促竞争进而推动整个行业升级。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此前推出了11条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措施。以引入国际信用评级机构这一重量级措施为例,此举不仅有利于满足国际投资者的多样化需求,还有利于促进中国评级行业提质升级,最终实现整体金融环境的优化。

直面问题:力挺外贸留住外资

除了底线思维,“六稳”的另一个特点是问题导向。

面对中美经贸摩擦的持续,如何稳住外贸,同时避免外资因为关税因素离开中国成为稳住整体形势的关键所在。在这种情况下,“稳外贸”“稳外资”自然也就位列“六稳”之中。

美国对华输美商品加征关税意味着中国商品进入美国的门槛在持续提高,其影响体现在两国双边贸易额持续缩水。

面对这一局面,“稳外贸”相关政策双管齐下,一方面通过拓展生意伙伴,实现外贸市场的多元化,以分散风险;另一方面,通过降低外贸企业成本,对冲关税上涨的压力。

面对在华外资疑虑,中国一方面明确承诺不会因贸易摩擦打压外企;另一方面加大开放力度,用实际行动打造全球营商环境的高地,增加中国市场对于外资的吸引力。

2019年全国两会上,中国通过了外商投资法,明确要求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开放目标,做好制度性保障,走出“先手棋”。

随后,中国不断推出重磅开放政策,有力提振了外资对于中国市场的信心。

2019年6月底,中国官方发布了新版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由48条措施减至40条,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由45条减至37条。

这一系列举措效果明显。上半年,中国吸收外资478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外商巨头更是不断进入或是增资中国。

从2018年下半年至今,特斯拉在上海建设集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电动汽车超级工厂,德国巴斯夫在广东湛江投资百亿美元建石化基地,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世界级石化项目落户广东惠州,德国车企宝马在中国沈阳投资建设第三工厂……

跨国公司“用脚投票”:尽管面临以中美贸易摩擦为标志的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依然是外商投资热土。

提振信心:加强沟通稳预期

在“六稳”之中,“稳预期”虽然排在最后,但官方提出“六稳”的本身就是预期管理,而实现“六稳”的每一个政策举措,在实际上也是加强“稳预期”的效果。

以“稳投资”为例。目前,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让外需不确定性增强;消费总体平稳,短期内也不会有明显的起落,在这种情况下,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就成为稳住整体形势的重要发力点。

在官方明确以“补短板”为核心的投资方向后,各地积极跟进,把下半年的投资热点聚焦于新技术、新产业,以及民生领域存在的短板。

除了通过推动投资,以稳信心的方式稳预期,中国官方还通过强化政策沟通的方式来进行预期管控。

以房地产领域的预期管理为例,在市场担忧官方会放松楼市调控以刺激经济增长的时候,中共中央政治局明确表示要“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针对民营经济已完成任务需逐渐离场的“民营经济离场论”等论调,过去两年,官方多次派出“定心丸”,以化解民营企业家的投资焦虑。

通过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强化政策沟通,有效消除杂音噪声,引导社会心理预期变化,这样既可以避免市场出现误判,更能够有效提振市场信心。

结语

回顾近一年来“六稳”政策的落实,从守住底线,到直面问题再到管控预期,可以发现,中国提出的“六稳”政策绝非按兵不动,止步不前,而是全力推进改革开放,以进的努力实现稳的结果,以稳的局面筑牢进的根基,最终形成稳中有进的正向循环。

从2018年至今,以“六稳”为主线的政策措施让中国经济有效应对了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压力。随着“六稳”工作的持续推进,中国经济有望继续迎难而上,行稳致远。(周锐)

责任编辑:张申

相关阅读:
香港机管局通报一起谎报航班炸弹事件 促销活动不得虚假打折,让消费者得到真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