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王峰:奋力奔跑三十年
卧听春雨入梦,不觉已至深秋。
1989年9月,18岁的我进入公安县人民法院。按下凯歌牌收音机的硕大开关,我与法院的故事从《爱拼才会赢》的旋律中缓缓铺开。
初任岗位是刑庭书记员。那时,还没来得及体味法的精神,便生出不少自卑的情绪。因为,与自己一同履职的是一批“五院四系”的名牌大学生。虽年少但也深知,学历学识的欠缺,需要不断学习、努力追赶。初入法院的这一段“失落”,激励着我在此后的三十年间不断学习提升,永远保持着一颗“奔跑”的心。
初秋时节回忆往昔,过往的一切好似都镶上了一道厚厚的“金边”,显得是那么的弥足珍贵。物质层面的“少”,也在时间的酝酿下渐渐发酵为精神层面的“多”。办公楼是一栋五层的建筑,几根立柱支起一间仅有的审判庭,干警办公室逼仄地挤在两旁。停电的傍晚,油灯燃起干警们的坚守,褪皮的泥墙上,影影绰绰映着忙碌的“大盖帽”。当时的条件有限,院里只有一台伏尔加汽车和一辆挎斗摩托。坐着挎斗摩托送达、调查的岁月着实难以忘怀,遇到下雨天,得提前备好雨衣,每次都会把文书贴身放在雨衣下,确保用冻僵的双手将带着体温的文书及时送达。拼搏,应该指的就是这种风雨无阻的前行吧。
审判事业不仅见证着法院人的拼搏,更见证着时代的发展。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打击经济犯罪的势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号角逐步上扬。在此期间,公安法院审理了一大批投机倒把、制假贩假、贪污腐败案件。那个年代的生效法律文书,正是改革开放初期新现象、新形势的权威注解。
再将时针拨回至千禧年年底。2000年12月,全国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不久,时任刑庭副庭长的我审理了当时公安县的“打黑”第一案。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陈洪全纠集油江村、高建村、高桥村、瓦池湾村、大圣村一带社会闲散青年,在斗湖堤周边长期寻衅滋事,治安事件甚至刑事案件频发。此案公开审理后,社会治安得到明显好转。为大案要案打上法治烙印,让公平正义在具体案件中得以体现与伸张,这是法院人的初心,更是我们的无限荣光。
2015年,司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我也荣幸地成为了公安县人民法院首批员额法官。时代不断发展,办案条件越来越好、管理更加规范,唯一没变的是作为人民法官逐梦法治的那份初心。
九月,公安法院将搬至新址。今年统一招考的新同事也将于不久后入职。站在新大楼的国徽下,他们或许并不清楚三十年前的旧大楼,更不知道这三十年间公安法院走过的风雨历程。但我坚信,他们的青春将以“拼搏”起笔,与我们一道用双手描绘出一幅宏伟的法治画卷。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逐梦法治,我已奋力奔跑三十年。正如习总书记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提到的一样: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
余生仍有梦,未来更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