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患者术后创伤不可逆起诉医院,北京东城法院远程视频听证

原标题:患者术后创伤不可逆起诉医院,北京东城法院远程视频听证

新京报讯(记者左燕燕实习生陆宁玥)认为医院在诊疗过程中未尽高度注意义务,违反操作规范,导致术后留有创伤、面神经损伤,杨先生将北京两家医院告至法院,要求医院赔偿医疗费9000余元。今日(8月27日)下午,该案在北京市东城区法院召开司法鉴定听证会。与一般听证会不同的是,此次东城区法院采用视频连线远程听证。新京报记者了解到,从2018年5月试行远程视频听证制度起,东城区法院已有30余例医疗纠纷案件采用此制度审理。

患者术后创伤不可逆起诉医院,北京东城法院远程视频听证

听证会现场。法院供图

医疗纠纷案采用远程视频听证制度

原告杨先生诉称,2017年4月,因其左侧腮腺肿物去医院治疗,手术中导致其面神经严重损伤,左侧面瘫。出院时医嘱继续营养神经治疗,未描述面瘫情况,在此后的复查中也仅给予原告营养神经药物。同年8月,他又就诊于第二家医院,进行手术后,其存在听力障碍和面神经麻痹,且不可逆转,留有残疾。

杨先生认为,两家医院在诊疗过程中未尽高度注意义务,导致术后未全部切除肿瘤,留有创伤,违反操作规范,导致其面神经损伤。由于医院的过错,给其带来面神经麻痹和听力障碍,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故诉至法院要求赔偿医药费9000余元,其他赔偿费用等伤残鉴定完毕后确定。

与一般的司法鉴定听证会不同,鉴定机构的法医及临床专家并不在法庭现场。而是通过远程视频系统,在大屏幕中与医患双方及法官交流。此次听证会持续了1个半小时。鉴定机构告知法官,鉴定意见书将在法定期限内寄给法院。

远程视频听证成东城法院医疗案件审理常态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像这样的远程视频听证会,东城区法院自2018年5月起开始采用,已有30余例医疗纠纷案件采用此制度审理。

东城区法院民二庭庭长齐鸿梅介绍,通常,一场视频听证会时长在1小时左右,法院需要和鉴定机构协同调试视频设备与信号,做好应急预案,确定笔录提供方;同时还要核实当事人身份。

听证会正式开始,由鉴定机构主持,进行患方陈述、医方陈述、专家提问等环节;审判人员保持立场中立性,旁听专家评议,遇疑难复杂问题可与专家沟通;待专家评议结束后,查收或制作笔录,视需要刻录听证会光盘,关闭庭审系统。

齐鸿梅表示,采用该制度后,医疗纠纷案件做到了当年收案、当年结案,审理基本可在1年内审结,大批陈年积案得以妥善审结。审理效果显现,一审息诉服判比例明显上升。如今,远程视频听证已成为该院医疗案件审理常态。

患者术后创伤不可逆起诉医院,北京东城法院远程视频听证

听证会现场。法院供图

法官:听证简单化,案情通俗化

康婷婷是审理此次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官。今日(8月27日)举行的听证会上,她全程在场,坐在审判员的位置上,原被告分坐两侧,共同听取鉴定机构法医及专家的评议。听证会过程中,她时常在手边的资料上圈划。

康婷婷告诉新京报记者,法官大多不是学医的,看鉴定意见书时,感觉论述内容很专业,专家的分析思路很难读懂,往往只能看懂一个结论。“很多时候,医学鉴定的结论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参加听证会以后,会很了解医学诊断的思路和原理。把专业的知识通俗化,是我的一个直观感受。”康婷婷表示,案件审理中最需要的是司法鉴定对争议焦点进行回应和解答。有了专家的分析意见,法官就能对案件有直观了解。

除了帮法官把医学专业内容通俗化,远程视频听证制度还使得司法鉴定听证简单化。

康婷婷介绍,一般法官委托司法鉴定很格式化,但有些患者的事情不好用格式化的委托事项去表明。这时就需要法官当面和专家深入沟通,对鉴定事项及鉴定焦点进行精确化。远程听证制度解决了原来沟通的麻烦。法官作为第一手了解到医患双方信息的人,后期与临床专家及法医沟通时,可以让法医了解到当事人在陈述时说得不是很详细的内容,帮助法医做判断。

远程视频听证制度更是免去了法官的舟车劳顿,节省了时间。“鉴定机构地点很分散,大多比较远,去一趟得用半天时间。对于审判任务繁重的法官来说,难以分身参加每一场听证会。远程视频听证对法官来说很有必要。”康婷婷说,“此外,听证会上可能会有一方提交新证据,但鉴定机构由于职权所限,无法代为认证。如果法官不能到场会耽误鉴定进程,浪费当事人的时间和精力。”

背景: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认证难、耗时长

东城区法院副院长芦超介绍,东城区医疗机构众多,区内集中了三级医院9家(三甲8家)、二级医院9家,1级医院500余家,医疗机构治疗疑难杂症及重病患者多,容易产生医患纠纷。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专业性强、争议多,存在矛盾突出、认证难、耗时长等特点,是民事审判中的难点。能否妥善审理好此类纠纷,关系到医患双方的合法利益,也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为此,东城法院开创机制,成立专业审判庭集中审理医疗案件。

医疗案件审理中,司法鉴定听证会是司法鉴定中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听证会,由鉴定机构的法医组织,听证会由法医、临床专家、医院、患者等参加,在鉴定机构进行。如果遇到医患矛盾较深、情绪激动的当事人,法医很难控制听证会现场,导致听证会难以顺利进行,影响鉴定效率和鉴定质量。

为此,东城区法院先创建了法官列席鉴定听证会制度,法院协助并参与监督鉴定全程。同时,法官可以直接就案件涉及医学问题与法医沟通,有助于案件的审理。

该制度施行后,为提升审判效率,法院又开创了“远程听证”的模式。法官在法庭通过视频形式参加听证会,节约了来回鉴定机构的时间,提升了审判效率。

芦超表示,采用远程视频听证“一举三得”。一是医疗纠纷案件专业性强,审理难度大,“远程鉴定听证”以解决审判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结合现代信息化手段,提高审判效率,减轻当事人诉累。二是医疗纠纷案件中涉及大量医疗专业知识,法官列席听证会与鉴定机构就医学专业问题直接沟通,有利于法官评判鉴定结论,提升专业能力。三是将司法鉴定过程置于双方当事人和法官的监督下,更加可视化、透明化,有利于提高鉴定质量和公信力。

新京报记者左燕燕实习生陆宁玥

编辑白馗校对柳宝庆

相关阅读:
国家卫健委:建设老年护理统一需求评估体系 西安市垃圾分类倒计时!不按规定分类者最高罚款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