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推广乡村垃圾分类应因地制宜
乡村振兴,除了富,还要美,在农村推广垃圾分类,就是把农村变成美丽乡村的一场“嬗变”。海口在城市全面推广垃圾分类的同时,不能忽略乡村,相反要根据实际因地制宜,抓住机遇开好头、起好步,把垃圾分类长效机制建起来,持之以恒抓下去。
有人认为,农村与城市相比,地域宽广、人口密度小、垃圾产量低,自我净化能力强,垃圾对乡村发展的影响微不足道,不如集中力量在城市推广。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垃圾分类是项系统工程,重视城市忽视农村只会使得分类效果大打折扣,况且垃圾对乡村发展的影响并非微不足道。走在乡间小路上,风景虽美,垃圾死角却随处可见,路边草丛、墙角堆、大树下、水塘边甚至道路中央,包装袋、食物残渣、农药瓶、人畜粪便等不时可见,脏乱差仍是阻碍乡村变美的主要绊脚石。乡村美则魅,魅力足方能引来人才、引来项目,经济才能发展起来。因此,开展垃圾分类是乡村振兴绕不开的“必选题”,乡村要发展、村容要美丽,离不开垃圾分类。
开展乡村垃圾分类要因地制宜,分类方式、推广手段等都应有别于城市。由于基础设施薄弱、环保意识不强,在农村推行垃圾分类,面临更多困难和挑战。但农村也有自身的优势和机遇,比如,大多数家庭会将可回收垃圾卖到废品回收点;农民种养对肥料需求大,通过科学引导和组织,可将可腐烂垃圾就地转化为肥料或沼气,省去转运、处理等环节。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能更快更直接享受到垃圾分类带来的好处。因此,在乡村开展垃圾分类,要探索适合农村特点的长效机制,加强政府引导和顶层设计,因地制宜,制定一套可行方案,在充分考虑农村发展阶段和农民接受程度的基础上,探索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方式,将垃圾分类和农村生态产业发展结合起来,让农民尽早享受垃圾分类带来的红利,提升农民开展垃圾分类的主动性和持久性。
垃圾分类势在必行、不可逆转。海口推广垃圾分类,无处是盲区,只有城乡统筹、全民参与,才能赢得垃圾分类最终胜利。
□张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