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恒生电子刘曙峰:科创板将提升资本市场风险识别能力

原标题:恒生电子刘曙峰:科创板将提升资本市场风险识别能力

恒生电子在科创板设立的过程中参与了20多个系统的改造工作。在科创板开板“满月”之际,新京报记者就科创板设立过程中的技术改造、金融科技前景等问题,专访了恒生电子总裁刘曙峰。

7月22日,备受关注的科创板正式开板。而在开板之前,上交所密集组织过多轮仿真测试、全网测试和通关测试,恒生电子在科创板设立的过程中参与了20多个系统的改造工作。近日,在科创板开板“满月”之际,新京报就科创板设立过程中的技术改造、金融科技前景等问题,专访了恒生电子总裁刘曙峰。

刘曙峰表示,科创板试行的注册制对于资本市场的长期发展有很大益处,将提高机构提升对企业风险的识别能力。同时,他认为,数字化是金融行业的一大利好,但是也给用户数据和隐私安全带来挑战。而中台则是面向未来的架构体系,让金融机构能够更加快速地响应用户的不同需求。

科创板试点的注册制让金融回归本质,期待深圳更市场化改革方案

新京报:科创板的设立是今年资本市场的一件大事,恒生是怎样参与其中的?

刘曙峰:科创板的确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事实上,我们每年都会看到金融市场出现一些业务的创新和规则的改变,今年有科创板,还有沪伦通,去年有适当性管理和反洗钱的新规,此前还有沪港通、深港通等。不同的是,科创板是一个全局性的部署,对我们的业务系统的方方面面都提出了很多需求,涉及到投资、资管、经纪、柜台、财富管理、风控、合规等。这些系统都要进行调整以实现对科创板的支持。

新京报:科创板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是怎样的?

刘曙峰:科创板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意义。在科创板中试点的注册制,对于资本市场的长期发展有很大的益处,能够让包括投资银行在内的金融业务回归本质。金融服务是要承担风险的,所以必须聚焦于企业本身,了解企业真正的“质地”,要长期跟踪企业的经营情况。对企业的了解是金融服务最基础的资产,在注册制下,投资者需要去全面地收集公司的信息,研究它的历史数据,识别企业的风险。

同时,我们能够看到,监管也在变得更加严格。一些投行在科创板企业注册上市过程中有失职的地方,已经受到了证监会的处罚。因此,投行更有必要对上市企业有更深入的理解。

此外,科创板在交易机制上也有很大的创新,包括放开、放宽涨跌幅限制等。这让市场的交易机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也让业界对未来的交易机制改革有了更多的期待。

新京报:科创板对科技企业的创业和成长将起到什么作用?

刘曙峰:科创板的设立,对于科技企业是一个重大的利好。科技企业的发展模式,跟传统企业是有差别的,而科创板对企业盈利情况等方面包容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为科技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对于PE、VC等一级市场投资者,科创板也为它们提供了更多退出的可能性。可以说,科创板是对当前科技企业发展的一个很好的契机。

最近党和国家宣布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在金融方面将完善创业板发行上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制度,创造条件推动注册制改革。我们也有理由期待一个更加市场化、更加深化的改革方案能够面世。

数字化时代要做好用户数据和隐私安全,金融创新也要拥抱监管

新京报:科技给金融行业带来哪些变化?这个变化是否也意味着新的挑战?

刘曙峰:科技的发展已经让金融行业基本上实现了数字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大量的行为都转移到了线上,那么相应的服务也会逐步上线。就像零售业一样,先是前端的零售行为在线化,接着后台包括生产制造在内的流程都会有一个上线的过程。这就是产业的数字化升级,金融行业也是这样。

数字化之后,与客户的交互将更加实时,你要服务的客户规模将会更大,客户本身的差异性也变得更大。金融机构要能够跟得上这种变化,要能够快速响应客户的不同需求,这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新京报:数字化是否也意味着巨大的机遇?在科技的推动下,金融业的趋势是什么?

刘曙峰:当然,数字技术的发展是金融创新的一大驱动力,让金融服务变得场景化、差异化乃至普惠化。场景化的意思是,金融服务的落点在于服务,是服务就必须要切入到场景中去。数字技术的发展让各种金融服务变成一个个组件,或者是一个个API接口,嵌入到场景之中,当客户需要的时候,就可以随时调用。差异化就是说,可以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为客户提供更精准的服务。举例来说,在财富管理业务中,系统可以识别用户的风险偏好,识别产品的风险水平,进而实现更加合理的投资配置。普惠化的表现在于,技术让机构的分析和管理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而业务成本和门槛则降低了很多,像私人银行这样原先很高端的业务,现在可以惠及更多人。

新京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涉及大量的数据,如何保障用户数据和隐私安全?

刘曙峰:首先就是要明确数据的产权归属问题。在我们看来,数据是属于客户的,属于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的,在跟客户签订合同的过程中,这些都是要予以明确强调的。其次是数据的安全问题。这就需要一整套技术保障,包括数据加密、防御黑客、数据备份等技术的支持。在这方面我们有充分的技术积累,也有阿里云的技术支持,他们在长期的云服务过程中掌握了强大的安全能力,同时市场上也有很多可用的安全工具。

新京报:科技创新也会给金融业带来新的风险,监管在其中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

刘曙峰:对于金融业这样一个十分强调风险管控的行业,严格的监管的确是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这也是为什么金融业务要分业经营,要持牌经营——在全世界都是这样的。当科技成果被嫁接和应用到金融领域的时候,当然也需要服从金融行业的管理规则。我们之前也看到,有许多打着金融创新名义的行为,其实是在做新型金融。对此当然应该加强监管,企业也应该拥抱监管,合规经营。

中台是面向未来的架构体系,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将赶上世界水准

新京报:金融科技公司如何帮助金融企业来适应当下这个数字化时代?

刘曙峰:前面我提到过,数字化时代,金融机构必须要能够快速响应用户的不同需求。就好像打仗,需要有强大的指挥中心,才能协调调动各部分的兵力资源,去适应瞬息万变的战场态势。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这种能够实现指挥中心作用的机制,就是中台。我们知道,中台这个概念最先是在互联网公司中产生和应用的,包括技术中台、数据中台和业务中台三个体系。目前,金融行业数字转型的最大矛盾,就是后台稳定的IT系统和希望快速响应的前台需求的矛盾。去年我们发布了分布式技术中台JRES 3.0,最近我们又推出了恒生数据中台Powered by Alibaba Cloud。作为恒生大中台战略的组成部分,它们将让金融机构具备与互联网企业相似的灵活性。

新京报:第三方中台会不会面临这样一个尴尬:小机构用不上,大机构更愿意自己开发?

刘曙峰:对于小型金融机构来说,没有中台也可以做一些小而精的业务。但是如果要规模化发展,就必然需要一个先进的架构体系来部署它的业务和系统。许多非银金融机构虽然员工数量不多,但是业务规模其实很大,对于中台的需求也很高。而大机构的IT部门与金融科技企业其实是一个共生关系,后者对技术变化和客户需求的敏感性也更高。

新京报:恒生会不会担心自己有一天跟不上技术和市场的变化?

刘曙峰:对于恒生来说,最大的挑战在于,我们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研究、去理解行业的变化,我们对行业下一步的走势是要有一定的提前量的。这个提前量就是我们的生存空间,而现在业务和环境的变化是很快的,这对于恒生的技术能力、组织管理和企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新京报:中国的金融科技企业距离国际领先水平还有多远?

刘曙峰:从2018年的全球金融科技企业的榜单看,恒生在其中的位次也只有52名,跟全球顶尖金融科技企业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对于中国金融科技企业来说,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金融市场的深度和成熟度、金融产品的丰富度都在快速成长,我相信中国市场一定能培育出世界领先的金融科技公司。

新京报记者许诺陈维城编辑李薇佳校对刘军

相关阅读:
贺一诚高票当选 澳门特首崔世安致贺 哈尔滨银行2019哈尔滨国际马拉松今晨开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