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止庵:在家看画册和在美术馆看真迹,体验为何如此不同?

原标题:止庵:在家看画册和在美术馆看真迹,体验为何如此不同?

为什么看画册的体验不如到美术馆现场看画的体验?为什么我们会觉得看画的门槛比看书高?这是否是因为中国的美术教育存在着某些缺失?8月15日,在《画见》的新书发布会上,止庵与赵松与大家聊了聊看画与生活的关系。

艺术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为什么看画册的体验,总是不如到美术馆现场看画的体验?中国的美术教育,存在着什么样的不足?中国人为什么不爱去美术馆?为什么我们会觉得,看画的门槛比看书高?

8月15日,在《画见》的新书发布会上,《画见》的作者止庵与作家赵松,在上海机遇空间与大家谈了谈看画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止庵:在家看画册和在美术馆看真迹,体验为何如此不同?

《画见》,止庵著,世纪文景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6月版。

中国的美术教育有着很大的缺失

赵松认为,中国的美术教育其实存在着很大的缺失。赵松说,“2004年的时候,挪威的奥斯陆美术馆馆长来上海,到当时我所在的多伦现代美术馆参观。他问我,你们美术馆一年有多少人流量?上海有2000多万人口,相当于二十几个奥斯陆,美术馆的人流量应该很多吧?我当时说了个谎,我跟他说有20万人。其实我们当时一年的流量也就两三万人。结果,他跟我说,挪威奥斯陆有100万人口,他们的美术馆每年的观众流量大约是150万左右。”这说明,除去外来游客,当地许多人都是反复去美术馆的。

赵松很好奇挪威是如何做到有那么多人参观美术馆的,奥斯陆美术馆馆长对赵松说,这是因为他们在美术馆的教育推广上花了很大的力气,他们几乎是在一个街区一个街区地宣传他们的展览,去做艺术普及教育的。在他们的美术馆刚刚开馆时,一年也才两万人流量,但经过他们的推广,十年以后就有了一百万的人流量。“我觉得,这也可以看出一个国家对于艺术的态度。”赵松说。

止庵:在家看画册和在美术馆看真迹,体验为何如此不同?

赵松

赵松回想起有一次,他给上海某区的一个中小学美术老师培训班讲课,他震惊地发现,这些艺术老师竟然都不是很喜欢艺术,很多人是出于就业的原因,选择了美术学院的师范专业。赵松认为,这非常可怕。

此外,在赵松连续三年做某区的中小学绘画比赛评委后,他发现,在第一年时,他们挑出来的参赛作品,还是很有想象力的。但到了第三年,他发现孩子们画的东西几乎全都一样了,这说明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想象力都被模式化了,这里面所呈现的美术教育的问题是非常大的。

对于看画来说,在不在现场的差别是非常大的

在《画见》中,止庵记录了他近20年来在世界各地美术馆看画的体悟。他写《画见》的缘由,是他感觉中国人好像不太喜欢去美术馆。止庵感叹道,其实上海就有特别多美术展览。在几年前,他就曾为了去看贾科梅蒂的展览,专门去上海看展。

止庵说:“我感觉好像很多中国人觉得,读一本书比较容易,看画好像有一个门槛。”止庵认为,如果我们读书读的是翻译作品,其实我们与作者中间隔着一个传话的人。看画册的效果也是一样的,但看真迹就不一样了。因为在绘画上,全世界的画家用的是同一种语言。如果大家了解这种语言的话,实际上是可以跟全世界各地的画家直接交流的。

止庵:在家看画册和在美术馆看真迹,体验为何如此不同?

上海的余德耀美术馆在2016年举办的贾科梅蒂展。

赵松认同这种观点,他认为对于看画来说,在不在现场的差别其实非常大。早年,国内很多画家都是照着杂志、画册画了十几年。突然有一天,他们出国看到原作,就会发现原来这些画不是那样的,颜色、光亮度也不是画册里那样的。这种感觉,比传话传错了还要严重。因为一旦颜色、光亮度这些关于绘画的最关键的要素错了,那整个作品也就失败了。

国内一些重要的艺术家要印画册,有时就会拿到德国去印。其实,国内印刷厂用的也是德国的设备,那他们为什么要拿德国去印呢?这是因为德国的印刷厂调色师的技术能力非常高,能高度还原画册的色彩。在某种意义上,调色师就像艺术家一样。要是他们在国内印制画册,色彩还原不准确的情况还是比较普遍的。赵松调侃道:“谁的画册要是突然印得好了,那真就像中奖一样。这也能反映出来整个社会对艺术的一个基本的态度和敏感度。”

赵松还联系到国内的图书装帧设计。赵松认为,国内的图书装帧设计在总体上有进步,但跟欧美和日本相比,差距还是很大,原因还是在于中国的全民艺术教育上存在着问题。

近年来,北上广深虽然有了不少的美术馆,但这些美术馆与欧美的那些优秀美术馆相比,还是没能做到为全民的艺术教育提供足够的艺术资源和引领力,还没能做到让孩子们从小学开始看到优秀的艺术作品。因此,赵松说:“现在的小孩子从小到大就只能看电视、电脑、手机,很少能看到跟艺术有关的东西,他怎么可能会有色彩敏感度和审美能力的成长过程呢?这是不可能的。”

艺术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赵松提到,当人逐渐从小孩的状态进入到成人状态之后,人的感受和观看的方式是逐渐封闭、固化的。大家会习惯性地对许多现实细节“视而不见”,比如说小孩能看到一只蚂蚁叼着一个树叶在走,觉得很有趣;但在成年人眼里,这可能通常都视而不见,就算看到了,也会觉得很无聊。

止庵认为,其实观众看画就是“视而见”,借助画家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因为艺术家眼中看到的世界,跟我们看到的世界不太一样。“我自己看画看多了,有时候看一片云,其实我看的就是西斯莱画中的云,有时候看的树就是莫奈画的那个树,非常奇怪,看画看多了就有这个感觉。”止庵说。

止庵:在家看画册和在美术馆看真迹,体验为何如此不同?

止庵

看画能给许多人以基本的审美的教育。在情感的层面上,画能感动人,这种情感的感染力比读一本书来得更直接。此外,看画在根本问题上也是因为大家需要跟这个世界建立联系,需要认识世界,需要认识自己。而实际上,很多画家就在做这件事,人类的基本境遇在他们那里已经完成表达了。所以,在观众看许多画家的画的时候,观众会知道这个画家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赵松认为,其实当观众面对一个好的艺术品时,最好的反应就是自我的感受。艺术没有标准答案,最好的方式就是以自我的方式去看。这也要看机缘和个人的感受方式。“人和人的区别是什么呢?不是说谁活得更久一点,而是谁活得更丰富一些,体验得更强烈一些、更深刻一些、更独特一些。一个有钱人和一个穷人死的方式是没区别的,大家都光溜溜地消失了。区别在哪?区别在不同的体验方式。”赵松说。

艺术的杰出作用,就是能让你从固化的日常状态下寻找小时候的那种天真状态。赵松认为,美术馆保存了伟大艺术家的作品。它能让普通人像以前的贵族一样欣赏艺术品,也欣赏这种艺术家们要传达给观众的永恒体验。

作者丨徐悦东

编辑丨何安安

校对丨薛京宁

相关阅读:
林郑呼吁“对话找出路”:我们可否坐下来谈一谈? 云南旅游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减6027%至-293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