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评论:非法“洋保姆”的市场暗流当及时遏制

原标题:评论:非法“洋保姆”的市场暗流当及时遏制

高端保姆或者会外语的家政人员,在市场上千金难求。一些劳务中介正是钻了其中的空子,将非法滞留在我国的外籍保姆介绍给有需求的家庭,从中收取高额中介费。这其中,乱象丛生(8月20日央视财经微信公众号)。

长期以来,“菲佣”在我国中产家庭中名气不小,但我国目前并没有开放国内外籍保姆市场,因此,一些人员或机构就利用这种市场需求,与国外代理人联手,招募、组织甚至偷渡外籍黑工到国内从事相关工作,外籍保姆市场催生“黑中介”,倒手就赚三五万,暴利之下,“入行”者众多,近年来有不断蔓延之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和《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聘用未取得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证件的外国人。取得《外国人就业证》和外国人居留证件,方可在中国境内就业。如果“洋保姆”没有取得国家相关部门发放的正规合法签证,就违反我国法律,这一点毋庸置疑。

而一些劳务中介的做法更是套路深深:网上大发广告,与供需双方单线联系;看上去是正规家政公司,实则是一个人的中介;即便收取了数万元中介费,中介也不想留下任何文字性的协议或者合同,因为其深知此举违法。不签合同,中介逃避了相关法律责任,却将风险转嫁给雇主,由此产生的诈骗案件层出不穷,有雇主一夜之间遭遇人财两空。

据报道,广州、上海、深圳多家“家政服务公司”在过去几年中,仅仅通过网络联系,就将数十名境外不合法滞留人员介绍给国内的很多家庭,可谓生意兴隆。2018年6月,上海市第一中级法院就审判了一起组织24名外籍保姆偷渡、牟取暴利的案件。

当下,人们对假冒伪劣品深恶痛绝,非法“洋保姆”既没有合法身份也无专业资质,更无安全保障,实质上也是一种“假冒”,“洋保姆”黑链条不仅触犯了现行法规,扰乱了市场秩序,也损害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对此,职能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强化非法滞留的外籍人士管理,对家政行业予以严格规范,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技术进步完善家政行业信息平台监管,督促网络平台清除有关“洋保姆”的违规广告,严厉查处唯利是图、罔顾法律的“黑中介”,坚决遏制非法“洋保姆”的黑色利益链。

一些雇主也要保持理性,要认识到高端保姆必须拥有合法身份及专业资质,不是有一张外国脸就是合格的“洋保姆”,不要为了虚荣、攀比而盲目跟风“请‘洋保姆’”。将家中的老幼、病人交给身份来历不明、缺乏安全保障的非法“洋保姆”,隐患重重。

在强化监管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家政市场规模已破万亿,市场需求量剧增,寻一个“放心好阿姨”“高级保姆”是不少人的迫切需要。因此,有关部门要采取多项措施为家政业“赋能”,提升家政行业服务质量,在准备充分、条件适合的情况下,适当、逐步开放外籍保姆市场,让货真价实的“洋保姆”进入中国家庭,用严格监管及时消弭家政行业的不安全因素,疏堵结合,纾解家政困局,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相关阅读:
为种油茶毁损70余亩生态公益林 检方提刑附民公益诉讼 重庆:建好用好渔业生态修复司法保护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