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从三个“新”看中国航天“国家队”首次采用纯商业化模式执行的商业航天发射

原标题:从三个“新”看中国航天“国家队”首次采用纯商业化模式执行的商业航天发射

来源:央视网

作为拥有成熟技术的中国航天“国家队”,为什么会选择进入商业航天领域?它的加入对于我国目前的商业航天大环境来说,又会有哪些影响?

在捷龙一号首飞成功之前,我国已经有过三次民营企业的入轨发射尝试。其中两次失败,一次成功。相比较而言,背靠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捷龙一号,技术上的优势显而易见。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中国火箭公司总裁唐亚刚:“我们经过了长征系列火箭300多发的这种飞行,我们技术的成熟度可靠性是经过了验证,飞行验证,这是我们的优势。”

也正因如此,“国家队”参与商业航天是否会造成市场垄断,也成了一个争论的焦点,这其中就包括发射场资源是否有所倾斜。为此,我国目前唯一放开的商业航天发射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负责人表示,在发射场资源的申请条件上,他们是一视同仁的。

从三个“新”看中国航天“国家队”首次采用纯商业化模式执行的商业航天发射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测站民营商业航天型号总师谭洪义:“在对待民营商业航天发射任务的态度上,我们坚决贯彻民营商业航天也是中国航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原则,在对待民营商业航天发射任务上,对待各家公司做到一视同仁,只要进场以后,我们发射场做到全力以赴,一切为了成功,一切确保成功。”

从三个“新”看中国航天“国家队”首次采用纯商业化模式执行的商业航天发射

除了发射场资源,客户资源就是另外一个重点。随着技术进步,卫星小型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卫星星座的概念也越来越广泛。未来的发射需求量足够满足各个商业航天企业共同发展。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中国火箭公司副总工程师李少宁:“经过我们统计,到2025年,咱们整个国内外这个星座需求量非常大,整个的发射需求量大约有200多发。这个市场是足够大的,因为它的运载火箭的生产制造能力毕竟是受限的,这个蛋糕足够大,大家都可以在其中得到足够的发展。”

在整体资源共享的情况下,各个商业航天企业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着力点。比如很多企业选择在发动机研制上发力,一旦突破,不仅会极大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还会提高中国航天的发动机研制水平。而对于“国家队”来说,则希望起到整体的引领作用。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火箭有限公司总裁唐亚刚:“一个国家的航天不能低水平重复。我们作为国家队我们也有责任来引领商业航天,来把中国的商业航天往高端创新驱动去引领,真正的把中国的商业航天变成中国航天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关阅读:
中报发布季:财报中的“危”与“机” 你看懂了吗? 原东北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明远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