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揭秘运20总装车间:建造全过程无需图纸
据中央电视台国防军事频道8月14日上午播放的《国防军事早报》节目中展示了航空工业西飞生产的运-20大型运输机的影像,并展示了该机的总装车间。西飞技术人员表示,运20建造过程中不仅大量采用机械装配,同时得益于新技术的使用,如今在整个运20的建造过程中已见不到一张传统的纸质图纸。
“胖妞”运20
运-20(中国编号:Y-20,英文:XianY-20),是中国研究制造的新一代战略军用大型运输机,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设计、西安飞机工业集团(简称:西飞)为主制造,并于2013年1月26日首飞成功。
运-20采用常规布局,悬臂式上单翼、前缘后掠、无翼梢小翼,最大起飞重量220吨,载重超过66吨,能跻身全球十大运力最强运输机之列。它不仅运载能力强,短跑道起降性能也非常优异,善于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各种物资和人员的长距离航空运输任务。它的列装标志着我国空军战略投送能力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运20有个绰号,叫“鲲鹏”——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我们也可以看到它的机头,很大、很Q、很萌,因此也被网友们形象的称之为“胖妞”。
那么运20这如此庞大的机身和机翼,究竟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呢?接下来让我们去一探究竟!
探访运20总装车间
在运20的整个研制过程中,西飞承担了运20中机身、机翼等大部件的研制,和整机总装集成的任务。从运20开始,中国的大飞机由传统制造迈入数字化制造装配检测的模式,也就是无图纸制造。
机身总装下架
航空工业西飞机身装配厂厂长——陈勇刚表示:制造过程如果全用设备代替传统的人工,就会规避很多风险。
他还表示,原来的传统工装,是一块一块通过一些型架、卡板来保证机身的外形;现在是在形成了外形后,直接用数字化把它姿态调整到理论位置上进行拼接,保证了它拼接的外形达到设计的要求。
由此可见,数字化制造不仅大大提高了效率,更提升了产品结构的精准性。
运20是一款起飞重量达到200吨级的大胖子,其中机身犹如人的腰部,连接着四肢,是全机的一个十字中心焦点。
陈厂长表示,现在的机身的“O”形开口变大,变大的这一圈该怎么办?以前可能就两三块拼到一块儿,现在则可能有N块拼到一块儿,所以这个制造过程就比原来增加了很多难度。同时由于需要对接,这个形状还得跟前面的机头和后面的尾巴的形状是一样的。
那么,在两个段对接起来的时候会有条环形的缝,在以前,这条缝是人爬到顶上去一点点制孔,现在则是通过设备环绕飞机一圈,把所有孔全部制完。
为了运20的研制,可谓聚全国之力,发挥了各行各业的最高水平。通过跨学科、跨领域自主创新,研制了飞机数字化装配以及机器人作业装备,这使得装配运20的各部件的工作都能有序高效的运转。
机翼组装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机翼组装零部件工位的地方有许多大小不一的管子,这些管子就是燃油管,大约需要九百多个。而在整个机翼身上装的零部件要高达一万多个。
机翼与机身对接——大十字对接,是大飞机数字化装配的核心环节,需要完成从传统装配方式到自动化装配方式的转变。
航空工业西飞机翼装配厂单元长——王东表示,大机翼的对称性、下反角的尺寸等等是非常难以控制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们运用了许多先进的测量手段。
在运20上就第一次引用了模块化交付的理念,即运用电脑给翼面发送作动指令,使翼面动起来,然后在运动过程中来检测间隙和一些技术要求,并且验证一些系统的功能,从而使得问题能在部件装配阶段得以解决,到总装车间就能实现快速地对接。
2011年12月6日,运20大十字对接成功,当月月底,首架运20在西飞完成结构总装下线,中国速度刷新了世界同类飞机研制生产周期的新纪录。
声明:本文视频来源于中央电视台国防军事频道8月14日的《国防军事早报》节目节选,本文所有图片与动图均来源于此视频!谢谢!
责任编辑:闫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