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陆宗舆故居变身书苑,曾是宁郡王府私庙

原标题:陆宗舆故居变身书苑,曾是宁郡王府私庙

1915年初由袁世凯派遣,陆宗舆与陆徵祥、曹汝霖参与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

陆宗舆故居变身书苑,曾是宁郡王府私庙

建国门街道缘庆书苑启动仪式。摄影/新京报记者王嘉宁

新京报快讯(记者李玉坤)8月16日,北京首批历史建筑之一、位于东城区建国门街道北极阁三条胡同22院的陆宗舆故居,正式变身“缘庆书苑”,今天起正式向市民免费开放。

曾是宁郡王府私庙,清末民初多次易手

陆宗舆大家都很熟悉。1915年初由袁世凯派遣,他与陆徵祥、曹汝霖参与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在五四运动中,学生找到曹汝霖住所,火烧赵家楼,但陆宗舆宅得以幸免。

记者看到,陆宗舆的故居是一个寺庙建筑,大殿面阔五间,砖雕精美,屋顶正中是木构套叠藻井。

陆宗舆故居变身书苑,曾是宁郡王府私庙

保存完整的木构套叠藻井。摄影/新京报记者王嘉宁

“虽然现在的北极阁地区难寻寺庙道观踪迹,但历史上这里却庙宇林立。建于清代的缘庆禅林就曾坐落于此,它是宁郡王府的私建家庙。”建国门街道西总布社区党委书记李晓康介绍,这也是“缘庆书苑”名字的来历。

根据史料记载,北极阁地区曾经寺庙林立。明朝时期,北极阁地区庙宇形成了十庙、十街的格局,清、民国时期更是先后出现了一阁(北极阁)、十庙、一府(宁郡王府)、一祠堂(李鸿章祠堂)。

如今,规模宏大的庙宇建筑群仅存北极阁三条22号院大殿,成为北极阁地区发展的重要实物见证。建国门街道办副主任高海雁介绍,该建筑在清末民初时期,几经易手,建筑内设多次改造,殿内甚至还有西式壁炉,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今年6月21日,北极阁三条22号就被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遴选为北京市第一批历史建筑。

陆宗舆故居变身书苑,曾是宁郡王府私庙

缘庆书苑摆设的书架。摄影/新京报记者王嘉宁

一度成为工厂库房,变身免费文化场所

这座承载着丰富历史的建筑,一度沦为工厂库房。

据高海雁介绍,北极阁三条22号的产权单位为东城区房地经营管理中心建国门分中心,2015年7月以前,一直被北京市第二开关厂租为库房使用。直到建国门街道租用后现场勘查时,才发现此处为文物古建,并于2016年通过申请名城保护专项资金,聘请有文物设计修缮资质的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进行多次勘查和设计。整个修缮和筹备工作用了三年多时间。

建国门街道还引入了文创专业运营机构,将“缘庆书苑”打造成为地区标志性的社区文化活动场所。现在,这个建筑面积284平方米的室内空间区域功能划分合理,投影仪、舞台等基本设施一应俱全,将免费向辖区居民开放,开展读书会、传统京味曲艺鉴赏、戏剧普及传承、社区公共文化等系列活动。

“北极阁片区历史悠久,宁郡王府、协和医院别墅群等特色历史建筑分布在缘庆书苑周边。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历史建筑保护工作,传承古都胡同文化,打造北极阁文化圈和特色胡同寻访线路。”高海雁表示。

新京报记者李玉坤

见习编辑李国君校对柳宝庆

第九次中日韩外长会将于8月21日在京举行 “利奇马”刚走 “罗莎”又来了丨小乡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