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7月汽车产销同比降幅继续收窄,但形势依旧严峻

原标题:7月汽车产销同比降幅继续收窄,但形势依旧严峻

中汽协数据显示,7月国内汽车产销同比降幅收窄,但形式依旧严峻。国六“综合征”的影响持续,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开始出现下滑态势,自主品牌压力凸显。

经历了销量“止跌”仅仅昙花一现的6月,7月的车市再次亮起了红灯。

8月1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简称“中汽协”)公布了7月我国汽车工业的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19年7月份,国内汽车产销分别为180万辆和180.8万辆,环比分别下降5%和12.2%,同比下降11.9%和4.3%。1-7月汽车产销分别为1393.3万辆和1413.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3.5%和11.4%。

此外,新能源汽车7月产销量环比和同比均呈下降,产销分别完成8.4万辆和8.0万辆,环比下降37.2%和47.5%,同比下降6.9%和4.7%;其中纯电动汽车降幅更为明显。这是3年来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首次出现同比下滑。

中汽协秘书长助理陈士华直言,“产销量下滑收窄,并不意味着车市开始好转,车市下行仍不容乐观。”他认为,从7月产销数据完成情况看,产销呈现同比下降,虽然整体降幅继续收窄,但是行业产销整体下降态势没有根本改变。

国六“综合征”的影响持续

7月,受6月份清库冲量的影响,燃油车领域和新能源汽车市场暂时性进入低谷期。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数据显示,7月我国乘用车产销分别为152.3万辆和152.8万辆,环比分别下降4.7%和11.6%,同比分别下降11.7%和3.9%。然而,在6月份,这一数据分别为189.5万辆和205.6万辆。从品牌来看,7月份豪华品牌表现出了较强的增长态势,实现了同比24%的增幅。相比之下,主流合资品牌及自主品牌的表现则有些欠佳,分别同比下滑4%和14%。从车系来看,7月份轿车零售同比下降7.2%,MPV同比下降21.2%,而SUV市场则同比微增0.8%。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调查显示,7月国内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远超警戒线,达62.2%,环比6月上升11.8%,相比去年同期上涨8.3%,成为今年1-7月国内库存预警指数的第二高值。而这一数据在6月份为50.4%,为前7个月库存预警指数的最低值。对于7月份乘用车的销量增速出现大幅负增长的原因,华泰证券分析认为,受国五去库存影响,6月份零售数据快速拉升,透支了部分7月份的终端需求,7月数据回落符合预期。

而且,车市的惨淡也带给了经销商巨大的压力,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凯达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下半年中国汽车品牌经销商信心指数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下半年经销商信心指数为8.32分,较去年同期降低了0.13分。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凯达研究院院长王春燕指出,新车持续亏损、保险监管政策出台、金融服务费用的争议、国六排放提前执行、宏观经济低位运行等因素对经销商信心指数的负向拖拽作用明显。

新能源市场有所下沉

从6月25日起,新能源退补过渡期正式结束。作为退补后的第一个销售月,7月受国家政策的变化及国五燃油车降价促销的影响,导致一直以来高歌猛进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开始出现下滑态势。数据显示,7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4万辆和8.0万辆,环比分别下降37.2%和47.5%,同比分别下降6.9%和4.7%,为近三年来新能源汽车产销首次出现的负增长。其中,下跌幅度最大的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该类车型7月产销分别完成2万辆和1.9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3.2%和20.6%。

对此,中汽协秘书长助理许海东表示,除了受6月新能源补贴退坡过渡期结束的政策影响之外,7月新能源车市下滑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国五国六车型的切换,国五车型的大幅度优惠吸引了部分有新能源购买意愿的消费者转向燃油车消费。中汽协也下调了今年新能源汽车的预期,销量从160万辆调整至150万辆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自主品牌曾经意欲通过新能源市场实现弯道超车,但是从7月份厂商公布的数据来看,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的力不从心也凸显出来,就国内拥有多年新能源汽车研发经验的比亚迪来说,据比亚迪官方披露的数据显示,7月份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售板块出现了首次下滑,销量仅为1.66万辆,同比减少11.84%。

自主品牌压力凸显

为提高市场占有率,豪华品牌和合资品牌大举下探,致使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正在不断收缩。中汽协数据显示,7月中国乘用车品牌销量为55.3万辆,环比下降16.7%,同比下降13.3%,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6.2%,环比上月下滑2.2%。1-7月,中国品牌乘用车累计销量为455.1万辆,同比下滑20.8%,市场份额为39.1%,较同期下降3.9%。新京报记者整理发现,从今年4月份开始,自主品牌就跌落四成市场份额红线。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在各大品牌纷纷已经从增量市场转到存量市场竞争的情况下,自主品牌的弱势地位更加明显。7月份,自主品牌在轿车、SUV、MPV三大细分市场各有所失守,其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8.3%、48.6%和69.1%,环比和同比均呈下降趋势。1-7月,中国品牌在三大细分市场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9.9%、52.7%和75.1%,较去年同期均有明显下降。在7月份的前十位企业排名中,自主品牌也仅有吉利和华晨有所微增。

面对自主品牌的节节败退,中汽协秘书长助理许海东称:“中国品牌面临的压力非常大,在严酷的市场竞争之下,中国品牌只有踏踏实实,把现有车型的质量进一步改进,保住现有客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粗放型的发展最终只能被淘汰。”

新京报记者刘阳实习生汪林

编辑张冰校对陆爱英

相关阅读:
国家统计局:我国经济延续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英媒:美官员称中国拒绝两艘美军舰访问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