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多区整治“吃空饷”,一个区就查了66个人
近日,北京市多个区通报年初以来开展的整治“吃空饷”成果:密云发现18人存在长期不在岗问题,已对6人进行立案;海淀排查发现66人涉嫌“吃空饷”。
全市整治“吃空饷”,海淀查处66个嫌疑人
今年年初,北京市纪委监委印发《关于在“吃空饷”及长期不在岗人员专项整治工作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的实施方案》,要求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树立“靶向治疗”思维,依纪依法开展“监督的再监督”,督促有关部门扛起责任,让“吃空饷”者难以遁形。
在专项整治工作中,北京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建立与人力社保、组织编制、财政等职能部门定期沟通机制,督促各级党组织深入细致开展排查,要求在日常监督检查和专项抽查中发现的问题线索及核查情况,及时向上级纪检监察机关报告,形成监督合力。
据中国纪检监察报日前报道,行动中,海淀区排查认定长期不在岗人员376人,其中涉嫌违规违纪长期不在岗人员66人。
另据密云区纪委区监委发布的消息,在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长期不在岗问题专项整治中,发现18人存在长期不在岗问题,已对6人进行立案。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加大核实力度,对长期不在岗问题线索,逐一核实,深挖细查。同时,加大问责力度,对在专项整治过程中,发现领导干部和组织人事管理部门履职不力、失职失责的,启动问责程序,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
据了解,北京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成立专项抽查组,选取部分地区、单位和部门进行重点检查。如,朝阳区纪委监委建立“三查”工作法,“一查”医保就诊记录,对有关人员近年就医情况进行核查;“二查”年底考核相关资料,对有关人员是否参与年终考核进行核查;“三查”工资发放相关资料,对有关人员休假期间工资发放是否合规进行核查。通过定期核查,让“漏网之鱼”无处可藏。
通州、海淀等多区通报典型案例
“吃空饷”一直是群众深恶痛绝的问题,一些地方和单位屡禁不止,备受社会关注。人民日报2017年10月曾报道,十八大以来的5年,全国清理清退“吃空饷”16.3万人。
2017年10月,北京就已成立市机关事业单位防治“吃空饷”问题联合工作小组,并将防治“吃空饷”纳入干部审计。
从去年至今,北京市多个区纪委通报了查处的“吃空饷”典型案例。
在通州某单位,一工作人员脱产读博士三年,单位每月照发全额工资、补助,区纪委监委调查时,这位博士与其他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书。最终,该单位相关领导被追究党纪和政务责任,造成的经济损失已全部追回。
在海淀区,北京新兴畜牧产品公司原经理秦来祥让其妻宋文丽辗转四家镇集体企业“吃空饷”,区纪委接到举报并展开核实调查时,已经“吃空饷”近10年。经海淀区纪委监委的批评教育,秦来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积极配合组织审查工作,并主动将宋文丽侵占集体利益所得40.37万余元退回给上述公司。今年年初,海淀区纪委给予秦来祥留党察看一年的处分。“吃空饷”案件要坚持“一案双查”,挖出幕后“庇护者”严肃问责,海淀区纪委对秦来祥案相关企业的3名管理人员也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党内警告等处分。
东城区法制办行政执法监督队原办事员关平训,因故收到留党察看处分。在此期间,他以休病假为由,连续两年长期未到岗工作。不但如此,他还在外地注册公司担任法定代表人,并持股从事经营活动。东城区纪委区监委调查认为,关平训的行为违反了廉洁纪律,情节严重。依据相关规定,经区纪委区监委研究,决定给予关平训开除党籍处分、行政开除处分。2018年上半年,针对关训平案反映出的党员干部队伍日常监督管理问题,东城区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党员干部长期不在岗问题专项整治。
记者沙雪良
责任编辑:闫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