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哪吒》彻底燃爆!但它背后这个逆天改命的男人,才真的叫绝!
来源:环球人物
这是一场豪赌,结果是他彻底打破了观众的“偏见”。
饺子最近每天都要做一件事——在微博上不停地表达“感谢”。感谢的对象五花八门,有《人民日报》和共青团中央,也有演员朱亚文、赵薇、姚晨、陈建斌,甚至有新裤子乐队键盘手庞宽这样的朋克人士,所有人的善意都来自于对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的支持与敬畏。
哪吒用了3年才从娘胎里落地,饺子也花了3年时间才孕育出这个魔童。在他手中,那个大家童年印象中大闹东海的少年英雄小哪吒,变成了这个画着烟熏妆、顶着齐刘海、撞脸王宝强,还动不动就放火烧街的混不吝。
饺子胆子太大了!
这样颠覆性的改编,他不是没想过会扑街。去年预告片中哪吒造型刚曝光时,大量网友第一反应是无法接受这么“丑”的哪吒,再加上主题又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鸡汤范本,很多观众已经表示:对不起,十动然拒。然而,等到电影上映,看过的观众却纷纷表示——“真香!”
7月26日上映首日,《哪吒》成为中国影史首部单日过2亿的动画电影,上映3天加点映场收入,已经突破7亿元,接连打破动画片首日、单日、首周纪录。口碑上,豆瓣8.7分,是近30年评分最高的国产动画电影;猫眼9.7分,与《战狼2》持平,位列国产电影Top1。
这是一场豪赌,结果是他彻底打破了观众的“偏见”。看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怒call声,饺子只觉得“沙子里进了眼睛”。
爆势不可挡的背后,大家开始好奇饺子是谁?这部没有任何宣传推广、没有大咖加盟制作的国产动漫为何能受到如此青睐?
弃医从“漫”
“饺子”本名杨宇。一开始,杨宇并不叫“饺子”,而是叫“饺克力”,既代表了中西合璧,又好吃还能补充能量。后来他觉得“饺克力”实在拗口,就改成了自己爱吃,又带有中国特色的“饺子”。
身为“80后”的杨宇,从小就喜欢看《七龙珠》《圣斗士星矢》,又因喜欢李安和宫崎骏,让他有了做漫画家的梦想。
但是漫画家这个职业根本没办法养活自己。高考填志愿时,他认真思考后还是决定听从家人的意见学医,并考入了国内顶级医学院华西医科大学(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
学了两年医,杨宇仍然对这个职业提不起兴趣。到了大三,同学给他介绍了一个三维动画软件MAYA。通过自学后,他发现这个技能可以在一些广告公司找到设计的工作,也能让他用爱好养活自己。隐藏着的儿时理想瞬间被点燃。于是,大学毕业后,杨宇毅然决定弃医从“漫”,去一家广告公司做动画师。
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当杨宇迈入动画行业,也曾和电影中的哪吒一样,遭到了身边人的质疑,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别人对我有很多偏见,觉得我这是瞎折腾,这么好的专业抛弃不要了,我转行肯定是错误的决定。”
但他不信邪,还把“俺别的优点没有,就是有把子力气”作为自己的QQ签名。只要自己还有力气,就要为梦奋斗。
在广告公司工作了一年后,杨宇因受限太多而辞职,此后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专心创作,这一做就是三年半。
其间父亲去世,全家的经济来源只有母亲每个月2000块左右的退休金。但是母亲对此没有任何怨言,为了支持儿子的梦想,她经常去超市购买特价食品,家里的饭桌上更是很少见到肉。
杨宇自己也是能省就省,做设计的电脑不连网线,平日里很少出门,连身上的衣服也是中学时穿的。用他自己的话说:“那三年半的时间,我过得跟生活在空间站似的,三点一线:客厅、卧室、厕所。”
能忍受这“非人般”的生活,不是狠人就是神经病!杨宇是前者,“既然选择转行,就要证明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机会,一切必须要有一个结果。”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杨宇的坚持有了回报。2009年,一个名为《打,打个大西瓜》的16分钟动画短片颠覆了中国动漫界。这部短片不仅获得包括柏林国际短片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等30多个奖项,更成为动漫江湖的一个传奇,被众多网友称为“国产动画最优秀的作品”“华人最牛原创动画短片”。
《打,打个大西瓜》
在《打,打个大西瓜》的片尾,杨宇打上了包括“Disney、万籁鸣、手塚治虫、宫崎骏、押井守、大友克洋、PIXAR、鸟山明、李安、黑泽明、余秋雨、金庸、小岛秀夫、成龙、李连杰、周星驰、易中天、于丹、马云、史玉柱、李嘉诚”等人的鸣谢名单。看似完全不搭界的人物,却是那段时间支撑着这个大男孩坚持下去的精神偶像。
哪吒其实和我挺像
《打,打个大西瓜》走红后,杨宇成立了个人工作室“饺克力工作室”,但情况没有太多好转。当时国内的动漫市场环境艰难,大部分投资方看到项目后,会问他“能否收回成本”。最惨的是,本来就没什么收入的他还被人骗过一次,只能靠着接广告外包来维持工作室的运营。可即便如此,杨宇还是没有放弃内心对动漫的热爱。
是金子总会发光。
2015年,杨宇接到了一通来自北京的电话,对方正是彩条屋总裁,也是后来成为《哪吒》电影监制的易巧。
彩条屋全称是霍尔果斯彩条屋影业有限公司,是光线影业在2015年成立的动画电影厂牌。在此之前,易巧带领团队走遍了全国,希望发掘出有潜力的动画长片导演。除了杨宇,《大圣归来》的导演田晓鹏和《大鱼海棠》的制作方彼岸天等都在易巧的名单上。
《大圣归来》的导演田晓鹏
《大鱼海棠》的导演梁旋
在看过《打,打个大西瓜》后,易巧被震撼了,尤其在得知这部短片是由一个人用一台电脑做出来的时候,更是难以置信。他第一时间赶往成都,找到了杨宇。
不久后,杨宇拿到彩条屋的投资,成立了新公司“可可豆”,投入了新的剧本创作中。那一年也是《打,打个大西瓜》成名后的第六年。
获得了新电影的制作机会,要做什么题材呢?杨宇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叛逆的、敢作敢当的少年英雄哪吒作为故事的主角。“哪吒其实和我挺像的,都有不认命的一面,以前我看《哪吒闹海》就很感动,他为国为民,自刎这些情节都历历在目,所以是有这种情结的。”
《哪吒》改编自中国神话故事,讲述了混世魔童哪吒逆天而行的成长经历。
杨宇对《哪吒》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从剧本到制作,从美工到特效,甚至配音和表情示范,都由他亲自掌舵,力求为观众展现最完美的全“新”哪吒。
他亲自为角色录制配音小样,一句一句地陪着配音演员录制;影片一开始设计了超过5000多个镜头,但最终“精选”呈现在大银幕上的成片却不到2000个;其中特效镜头占比高达80%,用了全国20多个特效团队来协助完成,仅“江山社稷图中四个人抢笔”这个景的草图就做了2个月时间,总耗时4个月。
最终,历时3年多,《哪吒》大功告成。
别看如今票房已破7亿,可当初它的预算在众多大片中并不算多,许多制作公司甚至是在亏本接单。他们不计成本不计回报地做这件事,只是想用一个好的作品来证明自己,证明中国动漫还有未来。
埋下“陷阱”只为打破偏见
片中许多看似颠覆性的设定,导演杨宇都暗藏深意。
哪吒虽是“魔童”,受尽世人偏见,但在李靖夫妇、师父太乙真人的帮助下,坚持用自己的方式反抗着命运;敖丙虽是“灵珠”,却在承受整个龙族翻身期望等多重重压下,走上了邪路;哪吒母亲殷夫人一改原版动画中相夫教子的中国传统女性形象,成了暴脾气上来可以踢破房顶的刚烈女子;甚至包括请来与主流风格背道而驰的GAI演唱片尾曲,也是因为他那种反叛的气质特别符合哪吒……
杨宇承认,所有的形象都在反其道而行之,他就是要给观众安排一个又一个“陷阱”,让大家刚建立起的刻板印象紧接着就被摧毁,以此来打破所谓的“偏见”。
偏见不仅来自于电影中,还有大众对于国产动漫发挥不稳定的偏见。
在2015年那个身着飘逸红袍、放肆桀骜又心存柔软的齐天大圣见证了国产动漫的春天之后,虽有《大鱼海棠》《大护法》等动画持续接力,但前者剧情羸弱、后者票房不佳,都未能再复制《大圣归来》口碑票房齐飞的盛况。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杨宇不得不面对不专业的宣发、不自信的投资人,加上他医学出身的背景,都给他的作品下了“死咒”。
“我们宣发方拿到片子之后,告诉我不知道怎么宣传,因为国产动画在很多观众的定位当中就是低幼、难看,怎么宣传都不想看。”
一切都不给力的情况下,让杨宇意想不到的是,中国动画电影人自发抱团,最终成就了《哪吒》。
“这次动画圈挺抱团的,我们外包公司很多都亏本在做,大家都是憋着一股劲,想做出好作品,证明给观众看,国产动画是能做好的。希望国产动画能出更多精品,让更多人愿意投入到这个行业,不仅能够养活自己,更能够活得有尊严。”
最终,“野路子”出身的杨宇赌赢了,国产动漫开始走出偏见。
不过谈到“国漫崛起”这个说法,杨宇又有些惧怕,怕陷入另一种偏见,“等到什么时候大家不再提‘国漫崛起’这四个字了,出现了一部优秀的动画以后,自然而然地去看,而不需要观众打着国漫的旗号安利的时候,国漫才是真地崛起了。”
弃医从事动画行业17年后,杨宇终于渡过了至暗时刻。摆脱偏见的路太过漫长,好在他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同行人,比如,本来要成为护士的歌手毛不易,本来要成为英语老师的马云……
而对于屏幕后面的我们,看着那个“我是小妖怪,逍遥游自在,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的哪吒,成为拯救世人的英雄;看着那个被金箍束缚的猴子,向天空怒吼“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内心是否都有一瞬间的澎湃:打破成见扭转命运,值得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