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学习小组:这年头的会 咋越开越累?

原标题:[基层说]这年头的会,咋越开越累?

[学习小组按]

现在,“痕迹管理”比较普遍,但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检查考核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文山会海”有所反弹。这些问题既占用干部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又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习近平

今年是基层减负年。现在会议还真减了一些。不过小组了解到,几乎所有基层干部都认为,会议负担重的问题很难得到根本解决。有一位组员就曾经留言说:“是不发明文了,却改微信群通知了;三天两头到基层检查调研,反应上去的问题再推回基层;开会拍照加班拍照;让公务员每天转发朋友圈,朋友圈成了工作平台而不是私人空间。”

那么,为什么会总是很难减下来?为什么人们会本能地讨厌开会呢?今天的基层说推出“基层减负”专题第9篇,小组请来了我们的老朋友吕德文教授,谈谈开会这个问题。

学习小组:这年头的会 咋越开越累?

自从十八大以来,塑造良好的会风,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就被不断强调。但很遗憾的是,这几年“文山会海”不仅没减少,反而变本加厉地制造出来,成了“四风”具有顽固性的典型表现。对于担任一定职务的领导干部而言,还是没法从会务中摆脱出来。甚至于,很多会议都明确规定,非得主管领导参加。

大致而言,会议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工作会;二是务虚会。

只要是要推动工作,会议是免不了的

工作会主要是围绕具体工作的安排、落实、总结等召开的会议。工作会开得好不好,直接影响政策效果。

在决策阶段,会议是决策载体。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决策制度,而这个制度能否发挥作用,就在于会议开得实在不实在。决策会议的规模一般比较小,按理是不容易出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但实践中并非如此,很多落马的一把手,通常都有独断专行或不作为的表现。说白了,就是在决策会议中搞一言堂,不尊重班子成员的意见;或者把本该担当的事情让班子成员“讨论”,搞集体卸责。凡此种种,其实都是违反民主集中制的。

在执行阶段,会议则是一种工作方法。通常而言,在工作的不同阶段,都需要相应的会议来加以推动。

学习小组:这年头的会 咋越开越累?

工作开始时,总得开个会布置一下。如果这项工作特别重要,乃至于成为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那还得开个动员会,强调工作的重要性。另外,调度会是保证工作进度的一个必要手段。当前,所有工作都强调闭环和留痕管理,一个工作布置下去,总是要有个结果的。但往往是,几乎每个部门,每个工作人员,手头都有一大摊子事。因此,工作实施过程中的调度会就在所难免。

中间,如果有督查检查考核之类的,大会小会和材料更是少不了。有地方的财务凭证和会议记录等资料一年下来要被翻无数遍,同样是系统内部的检查监督,结果竟然不能互认!但凡检查督查,都要求写材料听汇报。

工作完了,总结表彰会之类的也是必须开的,会后的总结材料肯定也是必须有的。笔者了解到,某地上级要一个学习情况的材料,明明已经按照要求给一个牵头写作的部门报了一稿非常详细的大总结,却不能资源共享,每个部门都要来要一次。一年这个材料给不同部门报送了十多次,内容都是一样的,就改改日期改改数字。

这么说起来,只要是要推动工作,会议是免不了的。有些乡镇领导但凡是开了会,基本上就是领了任务回来的,他们还得召集乡村两级的干部开会。如此,以会议落实会议,也就难免。

工作会的问题在于:

一是工作实在是多,以开会的形式落实工作,至少是一个保险做法。一方面,但凡是重大工作,都要第一时间传达,这在前些年甚至是衡量下级是否和上级保持一致,抓落实是否得力的指标。另一方面,实在是不敢过夜。因为,当天的会议不当天传达落实,第二天还真可能忘了。

二是会议的确是努力工作的表现,虽然没有成效。哪怕是要解决一个看似极其简单的问题,也涉及到大量的协调工作。单靠某个职能部门去主导改革谈何容易。而一旦承担改革任务的职能部门的协调能力有限,就很容易陷入困境。而这些,都得依靠会议来解决。于是乎,改革工作就是在不断的开会中循环进行。

学习小组:这年头的会 咋越开越累?

据笔者观察,工作会之所以会沦落为走形式,多是因为现在工作又多又急,根本就不可能有统筹安排的时间。哪怕是开会,按照基层干部的说法,也没时间消化。因为,几乎所有工作上级都要求“高度重视”,下级都得有个交代。概言之,现在的基层工作实际上是很难分出主次的,各条线都要落实,但人只有那么几个,也就只能开会落实了。

务虚会一点也不虚

务虚会看似“务虚”,其实一点也不虚。比如,理论学习、民主生活会,看似主题不明确,也不一定和业务工作有关,但如果会开好了,对凝聚战斗力、形成共识、推进工作大有裨益。某种意义上,连会都开不好,真的很是说明单位的战斗力有问题。

类似理论学习会,如果换一个形式,如讨论会或对话会,或许乡村干部会提高不少兴趣,其参与性会极大激发出来。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不少注重机关文化建设或单位组织建设的单位,都很重视“务虚会”的组织。比如,有些单位让每个分管领导在理论学习会上讲解自己对分管业务工作的理解,有案例,也讲真实想法,参与者都很有兴趣。

学习小组:这年头的会 咋越开越累?

务虚会越开越虚,在基层甚为普遍。这首先要归咎于单位的主要领导。

一部分主要领导并不琢磨开会的艺术,只将之视作是纪律要求,是制度安排,务虚会也就有消极性。如果单位领导有思考,主动学习,又了解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必定会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可以这么认为,务虚会其实是理论提升,凝聚共识的绝好平台。

还有一部分领导又过于积极,喜欢在形式上“创新”,这就是瞎折腾。笔者在高校工作,也很是耳闻目睹了不少形式主义会议的表现。

一般而言,如果单位领导是学者出身,知道学术规律,都会注意院系开会尽量不要影响教学科研的正常进行,少开会,开会也尽量提高效率,最好在固定时间开会。很多高校都将周四下午空余出来,当作相对固定的开会时间。

但有些院系领导却不按常理出牌,想开会的时候随时通知,请假还不高兴。有些院系领导竟然从学期初就把本学期所有周四下午用会议填满了——哪怕是没什么议题,或议题极少,老师们也得去院系开会。

让会开得更好的“艺术”

先举一个例子,笔者受邀到某乡镇作政治学习的专题讲座。诺大一个报告厅,稀稀拉拉坐了几十个干部。讲座过程中,听者也是心不在焉。结束了,大家都面无表情快速离场。笔者不知道事后是否会纪律约束相关干部。然而,据经验多半会不了了之。笔者前去讲座的时间,刚好有巡视组搞活动,主要领导都陪同去了。各个口子有各个口子的任务,哪有时间和心思来听讲座?总而言之,在乡镇开展类似讲座这种“会”,实在是有点不接地气,对基层干部也还真是个“负担”,开会的效果自然是不好的。

同时,会议质量高不高,还取决于领导讲话有没有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常有“领导开会,秘书受罪”的现象:一开会秘书就要准备讲话稿,有时领导还念得磕磕绊绊、言之无物。究其原因,笔者认为:

一是领导负责的事务过于庞杂。他们多则要分管七、八个部门,不了解具体实际的情况,只能靠秘书准备材料。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

二是少数领导变成了分管业务的符号。他们没有时间和动力去思考分管业务的问题,只起到给部门“站台”的作用。所以基层反映,很多时候领导讲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出席了。

三是一些领导是真“官僚”。他们确实能力不足,完全没有个人想法。有时秘书写材料的水平比领导还高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既然开会不可避免,有些会还是对推进工作很有利的。那么有没有让会开得更好的艺术呢?笔者觉得可以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是注重会议统筹。每一级的主要领导。尤其要重视这个会议的统筹,就是有些不开的就是坚决不开,要开的也要统筹,考虑,让开会真正成为减负举措。比如,同类会议可以套开。以党口的会议为例,以前组织、宣传、统战等各个口子都要单独开会,现在可以一起开。另外,如果规定乡镇一级不能随意叫下属村党支部过来开会,就可以给下级单位减少很多会议负担。

二是注意技术应用。比如,视频会议技术得到了广泛运用。尤其是在防汛抗旱等工作过程中,视频会议可以让几个层级同时进行,这样避免了层层传达。

三是改进会议形式,比如对领导讲话的时间做明确规定。同时,每一个地区和每一段时间,都应该有工作的重心,所以会议实际上也应该是分层次、分等级的,重要的工作需要开会统筹,而一般的工作只需按照常规流程推动,就无需开会了。

作者/吕德文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玉

相关阅读:
山东大学学伴参与者:“山大女生”已成污名化标签 游泳世锦赛收官 中国队16金位列奖牌榜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