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城读 城市更新的新探索:四合院有房中房 办公室建跑道

原标题:城读|城市更新的新探索:四合院有房中房办公室建跑道

随着大城市建设用地的日益稀少,我国的城市更新不再限于传统的“拆旧建新”,而是发展到以旧楼改造、存量提升为核心的城市有机更新阶段。在北京,有的区已在推行“推动城市有机更新”,东城区将17个街道划分成81个一级街区和140个二级街区,分类施策,开展城市更新工作。如果将建筑比作城市更新的细胞,那么好的城市更新项目就像细胞的新陈代谢,将为一座城市的有序更新和改造带来活力。

对于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链的企业来说,如何让老旧资产焕发出新活力、新生机,不仅是一个新的机会,更带来了新的挑战。包括万科、泰禾、首创、优客工场、众建筑等企业和机构都在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比如,众建筑在北京的胡同街巷、高楼大厦里,打造了许多令人眼前一亮的建筑设计作品,颇具代表性的作品有保留了四合院外貌、却拥有现代化“内里乾坤”的大栅栏“内盒院”,以及拥有跑道和假山的“健康”主题开放式办公空间。

城读 城市更新的新探索:四合院有房中房 办公室建跑道

北京笤帚胡同的“内盒院”,是在老旧四合院内“嵌入”一个“房中房”。新京报记者王海亮摄

众建筑/众产品联合创始人、主持建筑师臧峰表示:“随着工业化在建筑制造业的发展,建筑必然会和产品一样走向规模化和量产。我们希望用移动轻型建筑的方法,产生更多的建筑可能性,以较小的代价帮助人们实现想法。”未来的住宅或许可以说搬就搬,能打包带走。

大栅栏四合院内藏玄机

探索“内盒院”的秘密。新京报房产新闻部出品

北京大栅栏地区笤帚胡同的一间普通四合院,外表看上去,门窗砖瓦皆已饱经沧桑,但走进建筑内部,却完全是舒适的现代化格局。

以“插件家”和“内盒院”为代表的预制房屋系统是众建筑近年来打磨的作品。近年,众建筑已改造完成17个“插件家”建筑单体,包括住宅和办公室,其中,大栅栏地区的改造项目被称为“内盒院”。众建筑办公所在地就是“内盒院”的代表作品。

“内盒院”的本质是“房中房”,将集成了结构、保温、管线、门窗及室内外装饰完成面的预制复合板材内嵌于老旧房屋之中,相当于给老房子安装了新“内胆”,以此提升生活在老旧建筑中的人们的生活居住质量。

新京报记者在笤帚胡同看到,众建筑办公室所在的“内盒院”,外貌是一间古朴的老四合院,屋顶、砖瓦、门窗都遍布沧桑,但内里与现代化建筑无丝毫不同。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现代化“内胆”先在工厂完成、再到现场拼装,板材之间用锁钩连接,无需专业建筑人员,用简单工具一天之内就能安装完成。

据众建筑工作人员李雪珂介绍,经过“内盒院”改造的老旧建筑具备了很好的防潮、保温与密闭性能,而且非常节能,能耗约为新建四合院的1/3。从造价看,约为修缮四合院的1/2、新建四合院的1/5。

众建筑/众产品联合创始人、主持建筑师臧峰告诉新京报记者,近年来,众建筑针对四合院、城中村或乡村的老旧房屋进行更新,希望在不动原有建筑的同时,快速提升空间使用质量。“插件系统的优点是快速、灵活,对周边环境的综合影响较小,能在复杂条件下快速形成可用空间,完成局部空间的直接更新。”未来,这些研究成果将整合到更大的项目中去,使用功能将更偏向办公等公共活动的旧城改造。

“现在城市土地管理十分严格,很难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也因为土地制度的关系,很多人没办法正经去改造一个房子。所以我们希望用移动轻型建筑的方法,以较小的代价帮助人们实现想法,打破人们对于临时建筑都是集装箱房的普遍想象。”臧峰说。

办公头顶“红环”、脚踏跑道

走进乐平基金会总部独树一帜的办公空间。新京报房产新闻部出品

第一次来到位于北京北新桥的乐平基金会总部办公室,会让人疑惑,这里真的是一个办公场所吗?开阔的开放式空间,地面上有一圈环形跑道,跑道上方悬挂着一条“红环”,旁边还有绿色的假山,仿佛步入的是一个能随时开跑的运动场。

乐平基金会行政经理栾玉敏介绍,在众建筑设计之初,这个1100平方米的办公空间围绕的主题就是“健康”,希望员工在工作的间隙适量运动,避免陷入冗长枯燥的久坐工作模式。

新京报记者看到,办公空间分为两层,一层是大片的开阔空间,半空悬挂一条色彩鲜艳的“红环”,“红环”上遍布绿植,“红环”下对应的是一圈跑道。红环“内藏乾坤”,员工可以一边在跑道上健步走,一边仰头呼吸最新鲜的空气。这是因为“红环”内置了空气过滤与检测系统,跑道上方的屏幕还能实时显示当前的空气质量数据。

关于“红环”的设计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波折。最开始,“红环”设计栽培的是蔬菜与香草,办公人员可以直接采来当午餐材料,到旁边的开放式厨房里烹饪。但尝试一年后,发现因为缺乏阳光的照晒,蔬菜长势不佳。最后,“红环”里改种了绿植。

城读 城市更新的新探索:四合院有房中房 办公室建跑道

位于北京的乐平基金会总部,办公空间中悬挂了一条“红环”,“红环”上遍布绿植。新京报记者王海亮摄

办公空间中还有一片绿色假山引人瞩目,这座小山设计成不规则形状的倾斜表面,设计意图是混合休闲与工作,让久坐的办公族能多甩甩胳膊甩甩腿,爬上假山,躺、坐、行走、攀爬,用各种姿势放松身心。

乐平基金会早教事业部STEAM项目总监高建正抱着笔记本,在一层的公共空间和同事愉快交流。他说,比起格子间、排排桌的办公模式,他超爱乐平这一片让人心情敞亮的空旷空间。“我们喜欢到处流窜,这比老实待在办公桌边做完所有事情有效率多了。”高建说。乐平的工作模式是组成不同小组,大家在公共空间里自由交流讨论,创意火花由此诞生。

高建也喜欢在跑道上健走,“只有走起来才能思考,一旦老坐着不动,思维就跟木乃伊差不多了。”他认为,乐平办公空间的绝妙之处在于,给予员工多样的选择,可以选择在会议室里安安静静做事,也可以在自由空间里开放式讨论,“而不是只能待在一个有压迫感的环境里工作。”

有趣的是,众建筑为乐平基金会设计的办公家具也是自由灵活的。比如,“凹凸桌”是一种模块化的家具,可以单独使用,也可组合成不同状态。“众行顶”则是一个由自行车轮支撑、两层高的可拉伸屋顶结构,像手风琴一样打开有12米长度,能成为聚会场所和临时活动的空间。“众行顶”结合“凹凸桌”,能随时构建出独立的会议空间。

新京报记者王海亮摄影王海亮

编辑武新视频剪辑寇德娜校对李铭

相关阅读:
云南警方破获一特大毒品案缴毒逾412公斤 北京延庆昌平门头沟发布雷电黄色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