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陶澍院士:全国PM2.5四年平均下降14%,2035减排目标应能实现

原标题:陶澍院士:全国PM2.5四年平均下降14%,2035减排目标应能实现

摘要:农村室内空气质量仍需更多关注,希望未来再推动清洁做饭的计划。

陶澍院士:全国PM2.5四年平均下降14%,2035减排目标应能实现

近年来经过严格的大气治理,全国各地细颗粒物浓度有所改善。然而PM2.5平均浓度下降究竟是天气原因,还是减排造成的,难以量化。今天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召开的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陶澍公布了一项新研究成果:剔除天气因素,2013到2017年各省(市、自治区)公布的减排目标全部超额实现;全国PM2.5平均下降14%。

陶澍解释,最近6年全国监测的数据,包括学者研究的数据,都看到了PM2.5明显的下降趋势。这背后到底改善了多少,有一些值得研究的地方。因为政府公布的数据是不管天气的:只是今年平均多少,去年平均多少,今年减了多少。但是今年和去年的天气是不一样的。我们正在做的研究,试图以科学的方式建立自己的方法,把减排因素和天气因素分开。

初步的结论是,剔除天气因素,2013到2017年各省公布的减排目标全部超额实现;全国PM2.5平均下降14%。按照目前的减排力度,到2035年我们能够实现全国达到35微克/立方米的目标,依概率估算,至少有95%的城市能实现这个目标。

他说,全国减排总体情况乐观,但农村室内空气质量仍需更多关注,最重要的室内污染源是来自固体燃烧,包括散煤、秸秆和薪柴。中国的农村,尤其是西北、西南、东北,还大量使用生物质燃料做饭和取暖。数据表明,家庭做饭取暖一次PM2.5的排放会占总排放的1/3,直接影响室内空气质量。

“城里人比较关心室内空气,装修产生甲醛。从健康危害来说,直接燃烧产生PM2.5导致的健康危害远超大家熟悉的甲醛的危害,包括苯系物的危害,但这些主要发生在农村。”陶澍提倡,在清洁取暖的同时,不要忘记清洁做饭。2017年全国农村仍有30%家庭采用固体燃料做饭,这主要发生在西部地区。只是不发达地区老百姓生活水平相对较低,所以他们大量还是用免费的生物质燃料来做饭。希望将来能再推动清洁做饭的计划,清洁做饭比清洁取暖成本更低。

栏目主编:樊江洪文字编辑:樊江洪题图来源:视觉中国图片编辑:项建英

相关阅读:
1170万千瓦!连续两天创最高负荷 南京供电精准监控保障供应 保利置业40.93亿元竞得昆明6宗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