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锚定目标乘势而上,掀起创新改革的新高潮
好的发展局面都是奋斗出来的。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各项事业迎来发展的好势头、新局面。我们要抓紧抓好这一势头,坚定信心,锚定目标,乘势而上,掀起创新改革的新高潮,推动全市经济发展再上水平。
今年以来,青岛经济发展呈现诸多亮点,令人备受鼓舞。首先是不确定性最强、最不被看好的外贸意外地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逆势增长17.3%,高于全国13.4个百分点,增速跃居计划单列市首位。在贸易摩擦加剧、外需低迷的形势下,青岛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这是对青岛外贸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回馈。要正确认识当前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清醒地看到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不能盲目乐观,也没必要悲观,只要专心做好自己的事,就不惧任何困难和挑战。
其次是投资领域渐有起色。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呈现逐季上扬趋势,虽然整体增速还不算快,但趋势是好的,说明抓投资的决心是坚定的,路径是正确的,效果是明显的。但也要看到,这一速度离设定的全年增长目标还相去甚远,与深圳20%以上的增速差距很大。要认识到,投资不足的原因主要是在建、新开工、新引进的大项目支撑不足,尤其是工业投资连续负增长,导致目前工业增量减少,说到底还是工业有欠账。要抓住投资向好这个势头,把抓投资作为拧紧经济全链条的最核心抓手,既要“还旧账”,又不能“欠新账”,努力以高质量投资促进高质量发展。
“双招双引”势头良好。今年以来,青岛成立了市“双招双引”工作指挥部,用好各类会展平台推进招商引资,各级各部门为此做了大量工作,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相继签约落地。上半年,全市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85家,合同外资64.3亿美元、增长20.9%,实际使用外资29.3亿美元、占全省的49%;实际引进内资1241.7亿元,增长16.7%。应该说,这一成绩还不错,但与深圳、苏州等先进城市相比,青岛“双招双引”无论是体量,还是质量,都存在不小的差距,一定要有危机感、紧迫感。下一步,要把“双招双引”作为“一把手工程”,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战场”,坚决克服投资项目建设上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转换路数打法,做发展的乘法,把项目招商、洽谈、储备、落地、开工、建设等各个环节都抓细抓实,努力以高质量“双招双引”促进高质量发展。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血脉通,发展才有活力。今年以来,青岛推进实施聚集金融资源的“金富”、服务实体经济的“金帆”、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的“金链”三大行动计划,出台在全国具有显著优势的金融业扶持政策。上半年,青岛银行、青岛港等6家企业成功上市,新增4家独角兽企业,IPO首发融资额80.88亿元,居全国第二位,存贷款余额再创新高。但与优质资源禀赋相比,青岛金融业发展还远远不够,需要进一步聚合能量。要用资本的力量撬动人才集聚、推动科技创新,形成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要链接国际金融资源,更好发挥金融作用,着力打造服务于航运贸易的金融中心、全球创投风投中心和面向国际的财富管理中心。
因循守旧没有出路,畏缩不前坐失良机。要推动青岛经济再上水平,靠老思路、用老法子,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要进行方法和路径上的创新,要创新就难免会遇到体制机制的障碍,就必须改革。当前发起的15个攻势,就是15组涉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创新改革,打好了这15个攻势,按照攻势提出的新任务、新路径、新目标稳扎稳打,青岛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层次水平自然就上去了。
战略目标已然清晰明确,15场战役的“冲锋号”业已吹响,创新改革的新高潮已经到来。只要我们鼓足干劲,勇于创新,敢闯敢试,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落实,弛而不息、久久为功,青岛的经济就一定会在不断地爬坡过坎中,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