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从“村民”到“居民” 身份转变背后的易地扶贫搬迁之道

原标题:从“村民”到“居民”身份转变背后的易地扶贫搬迁之道

“刚搬迁过来的那段时间,社区干部职工每天做得最多的事就是找人、开锁,孩子找不到家、老人走丢……农村的生活习惯和社区生活完完全全不一样了,两年来,居民们的心态都有了质的转变。”遵义市凤冈县凤翔社区主任李文强回顾起“安顿”搬迁群众的点滴时,不无感慨地说道。

从“村民”到“居民” 身份转变背后的易地扶贫搬迁之道

凤冈县凤翔社区广场。

2017年,凤冈县13个乡镇的1505户6432名群众搬进了凤翔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县城安置点。

这个占地面积168亩,包括29栋楼71个单元1600套住房的社区,分为吉祥、如意、平安、和谐四个小区,其间配建了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人才培训基地、人力资源市场、社区医院、惠民超市、社区礼堂、农贸市场、创业就业园等等。

基础设施一应俱全,这是搬迁群众们看得见的“收益”。

从“村民”到“居民” 身份转变背后的易地扶贫搬迁之道

凤翔社区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图为配建的老年日间照料中心。

“我从新建镇搬过来,以前都是住的老木房子,破得很,和现在的小区是没法比咯。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过上了好生活。”在凤翔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老人们三五成群地坐在一起打牌聊天,居民贾本志老人兴奋地向记者表达着搬进新居的喜悦。

李文强介绍说,社区居民里,有1463户都是贫困户,还有42户是因地质灾害、原居住环境条件恶劣搬迁过来的。

“我们是按人均20平方的标准来分配房子,房屋是40—140平方米不等,有的家庭人口多可以分到两套房。群众搬进来后,民政有过渡性生活补贴人均1500元,老家房屋拆迁验收合格后补贴人均3000元,还有户均4000元的家具购置补助,基本上他们进来就可以住下,保障生活是不愁了。”

从“村民”到“居民” 身份转变背后的易地扶贫搬迁之道

凤翔社区里建有创业就业园(资料图)。

在基础设施之外,凤翔社区更谋划出搬迁群众们看不到却感受到的“收益”。

以组织建设联结归属感、以公共服务联结获得感、以就业保障联结幸福感、以文化培育联结认同感、以基层治理联结责任感,凤翔社区以“五抓”促“五感”,围绕“五大体系”解决搬迁群众最关心、最切身的问题,“落笔”搬迁居民后续服务篇章。

2019年4月,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现场会在贵州召开,会议聚焦:易地扶贫搬迁已进入到以做好后续扶持为主的阶段。而后续工作的重点,正是围绕搬迁群众社会身份从农民向市民转变的过程,建立与此相适应的扶持政策和体制机制。

从“村民”到“居民” 身份转变背后的易地扶贫搬迁之道

永羚鞋业加工厂吸纳社区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在凤翔社区里,8家劳动密集型企业组建成了凤翔就业创业园,其中,永羚鞋业加工厂的负责人李永琴正是一名返乡创业的代表,她的鞋厂吸纳了社区68人来务工,“其中有12个工人是残疾人士,我们都是比较简易的手工活,做熟练了一年多的可以挣四五万块,也算是带动大家脱贫了。”

她动情地说:“有的工人家庭困难、身体不便,我就把做鞋的材料送到他们家里去,能做多少是多少,起码有事做。”

吸纳社区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业,不仅仅是保障搬迁居民生计问题,更在主观上扭转搬迁群众的生活观念,激发新环境下对新社会生态的积极动力,让每个人能够融入社区、融入社会。

30岁的搬迁户欧双维曾经学过家政,也外出打过工,搬迁至凤翔社区之后,她也有了新的盼头。“我想在社区找点事做,社区工人人员建议我学习电商。现在还是起步阶段,虽然没有之前在城里打工赚得多,但是在家门口有事情做,比较稳定,心里也踏实。”

在李文强看来,这就是做易地扶贫搬迁的核心,住的环境变了,人情味是不会变的。要“稳得住”,离不开就业、培训的“能致富”手段,更离不开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帮扶,让搬迁群众感受到“能幸福”。(记者韦一茜李娟)

从“村民”到“居民” 身份转变背后的易地扶贫搬迁之道

资料图。

相关阅读:
神话李玟雨涉嫌性骚扰被移送检方,参与综艺部分被剪 “乡厂校店”开启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