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做虚假伤残鉴定,12个“人伤骗保”团伙被端涉案近亿元
新京报讯(记者程亚龙实习生肖军雨)先与交通事故中的伤者签订“买断协议”,再串通鉴定机构夸大、虚构伤残等级,而后勾结律师起诉肇事司机及保险公司,骗取理赔金。7月17日,新京报记者从上海市公安局获悉,该局捣毁了12个在上海市连续作案的“人伤骗保”犯罪团伙,抓获“人伤黄牛”等犯罪嫌疑人125名。从2014年至案发,作案千余起,涉案金额近亿元。
人伤黄牛与伤者签订协议,代理其2018年4月发生交通事故后的理赔问题。来源:上海市公安局供图
未开展伤残鉴定开出十级伤残意见书
2015年8月,王女士在上海浦东新区骑行时,与一辆小客车发生碰撞,造成其左侧髋臼骨折。
入院就诊期间,自称律师的夏某主动搭讪,并称专门从事交通事故理赔业务,可为伤者提供垫付医药费、安排伤残鉴定、向保险公司索赔等一条龙服务。双方签订了交通事故理赔委托代理协议,约定由夏某为王女士代理交通事故理赔事宜,获赔保险理赔金中25000元归王女士,超出部分则归夏某所有。
2015年12月,王女士做伤残鉴定,而到场后的王女士,仅拍摄了一张手持证件的正面照片,并未做伤残鉴定的相关查验,上海某民营鉴定所负责人便认定王女士左下肢活动受限,构成十级伤残,并出具虚假的鉴定意见书。
而后律师钱某则在未与王女士直接联系的情况下,作为王女士的诉讼代理人,起诉肇事司机及保险公司。凭借伤残等级虚高的鉴定意见书,要求除赔偿医疗费外,额外支付残疾赔偿金及精神抚慰金,最终获得保险理赔金12万元。
2019年警方收网行动中,现场查获的相关证据。来源:上海市公安局供图
30万元与伤者签订“买断协议”做虚假鉴定获赔95万
同样在2015年,被车撞伤的闵先生,也被自称律师的刘某、顾某找到。
此后,双方签订了交通事故赔偿金买断协议后,闵先生获得了刘某、顾某等人支付的30万元。协议约定,本次事故中获赔的保险理赔金将全数归刘某等人所有。
2016年6月,在顾某的陪同下,闵先生到上海某民营鉴定所进行伤残鉴定。其间,鉴定人孔某仅为闵先生拍摄伤处照片,全程未与伤者交流,鉴定过程也仅持续几分钟便结束。
由于闵先生有长期吸烟史,其肺功能原有受损。刘某等人还陪同闵先生到医院进行通气弥散残气测试,最终测试结果为混合性肺通气功能障碍。孔某移花接木将该结果归咎为交通事故造成的呼吸功能障碍,并杜撰闵先生在鉴定过程中存在快走、蹬楼时气急明显的症状,以此认定伤者构成呼吸功能障碍四级伤残。
此后,律师钱某作为闵先生的诉讼代理人起诉肇事司机及保险公司,最终获得保险理赔金95万余元。
经公安机关调查取证,伤者王女士和闵先生伤后均痊愈,交通事故并未对其活动能力造成影响,经上海市司法局组织专家评定,最终认定上述两伤者均不构成伤残等级。
寻找伤者勾结律师警方披露骗保链条
新京报记者从上海市公安局了解到,由于残疾赔偿金及精神抚慰金在理赔款中比例占高、金额大,且直接与伤者的伤残等级挂钩,犯罪团伙通过不法手段,来谋求利益最大化。
公安机关侦查发现,在“人伤骗保”系列案件中,寻找伤者的“人伤黄牛”与个别鉴定人、律师相互勾结,组成整个犯罪链条。
上海市公安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人伤黄牛”长期在市内多家医院,冒用律所或鉴定所名义与伤者搭讪,以“帮助伤者提高伤残等级,争取更多理赔金”为诱饵,签订《事故理赔代理协议》,进行“买断人伤”或“协商分成”。而后通过串通好的鉴定机构,虚增被鉴定人的伤残等级。部分案件中,鉴定人甚至在未实际开展鉴定的情况下,即出具残疾等级虚高的鉴定意见书。
该工作人员介绍,鉴定机构出具虚假鉴定意见书后,“人伤黄牛”会代表伤者与保险公司协商调解。调解失败的案例,“人伤黄牛”则会委托勾结的律师提起民事诉讼。诉讼过程中,律师会根据“人伤黄牛”反馈的鉴定意见书虚假程度,掌握与保险公司的谈判尺度,以避免保险公司在诉讼期间申请重新鉴定推翻原有鉴定结论。
7月17日,新京报记者从上海市公安局了解到,目前,涉案的12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相关鉴定机构已停业整顿。上海市司法局将根据案件审理情况启动行政处罚程序。
责任编辑:闫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