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370克到3640克甘肃一“手掌婴儿”经救治后存活
新华社兰州7月12日电(记者梁军)甘肃省妇幼保健院近日向医学极限发起挑战,多学科医护团队历经200余天努力,成功救治一名出生体重仅370克的超早产儿。
孕妇杨女士去年12月出现早产征兆,入住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产科,由于各项指标异常,杨女士在经过近一周的保胎治疗后,不得不提早分娩。当时她仅怀孕24周,距离预产期还有110天。
“患儿出生时体重370克,全身皮肤呈透明胶冻状,眼睛无法睁开,呼吸极度微弱,体型如同手掌大小。”医院新生儿重症救护中心主任石静云说,在出生1小时内,医护人员相继完成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内滴注,持续呼吸机辅助通气,脐动静脉置管建立静脉通道,维系内环境稳定等多项操作治疗。
石静云介绍,目前我国小于1000克的超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为0.2%,其中501克至750克的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仅为55%左右,而胎龄小于24周、体重低于500克的超早产儿,发育更不成熟,存活率极低。
石静云说,由于超早产和宫内感染,这名患儿肺部发育极差,医护人员尝试了多种方案,但效果均不明显,呼吸机参数居高不下,同时出现应激性高血糖,凝血功能不良等症状。顽固的重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让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一度束手无策。
经过多学科医护人员努力,2019年3月6日,患儿成功拔除气管插管,有创通气改为无创通气。又经过3周治疗,患儿改为鼻导管吸氧。这期间,患儿还因早产儿视网膜眼病、肾脏小结石等疾病进行了多次对症治疗,生命体征逐渐趋于平稳,转危为安。
“截至目前,孩子体重已达3640克,是出生体重的近10倍。”石静云说,孩子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头颅核磁和神经发育监测正常,达到出院指征,近日可带鼻旁管低流量吸氧顺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