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解决“空心化”现状高校能做什么对接需求捅破技术创新“窗户纸”
一根国产缝合针价格为十几元,进口针价格大约为国产针的十几至二十倍,但医生却更愿意选择进口产品。这缘于国产针的使用性能和寿命,与进口针仍有较大差距。然而要将缝合针全面“升级”,背后的技术难题仍需国内科研团队进行攻关。
前不久,九院、长征、长海、新华、瑞金等医院的主任医师走进上海理工大学,带来一批临床手术中遇到的难题,其中就包括如何升级国产缝合针。在各行各业,还有不少类似缝合针的技术创新难题,正等待申城高校“接单”。在加快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上海理工大学认识到,如何对接行业需求加强学科建设,推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制造升级,已成为一道亟待主动求解的课题。
临床“派单”高校“接单”
除了缝合针,手术中的麻醉插管、缝线、手术刀、止血材料与包扎器材等,均面临着类似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麻醉科主任俞卫锋介绍,就拿麻醉插管来说,目前的发展趋势是可视化插管,即在插管上安装摄像头,无需再使用其他喉镜等辅助器械。“从橡胶、乳胶到现在的PVC材质、硅胶,对患者气道的损伤越来越小。”
“我们希望能尽早用上我国自主研发材料和工艺的临床器械与工具。”在俞卫锋看来,目前国产的普通麻醉插管基本已达到国际水平,市场占有率也逐步超过进口品牌,“但一些特殊插管仍需进口”。他介绍,如应用于血流动力学监测的肺动脉导管,需要在非常狭小的空间里对管道进行分腔,每腔的功能还不同,“这一点基本上国内品牌还做不到”。此外,一些抗感染材料的开发运用,如使用内涂层解决患者长期留置也不会感染的需求等,都还有待我国研发者的进一步尝试。
如何打响“中国牌”?由临床“派单”,高校“接单”的重要医疗产品研发工作就此展开。据长征医院骨科医院院长肖建如透露,除了具体产品的项目合作,双方将共同培养研究生,每个具体项目将至少匹配2至3名学生,临床科室主任医师也将作为校外导师共同参与培养。“我们希望能可持续培养行业急需的工程技术领军人才,让中国制造登上更广阔舞台。”
“空心化”难题亟须解决
“从技术层面来看,我们的确尚未达到较高水平。”上海医药卫生技术转移服务平台主任牛玉宏坦言,不少具有技术含量的“国产”仪器设备,核心部件仍依赖进口。
医疗器械领域之外,几乎各个与制造业相关的领域都对工程科技有着巨大需求。在上理工科技处处长张大伟看来,现在包括医疗器械在内的不少产业,还面临着“空心化”难题。比如,不少厂商生产的投影仪中,光学引擎、曲面镜头等基础部件仍旧从国外购买。日前,在上理工庄松林院士领衔团队的研发下,已经解决了投影仪光学引擎设计和加工方面的难题,也让不少国内企业实现了“部件到整机”的国产化。
“中国制造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更需要吸纳来自高校的力量和智慧。”据张大伟介绍,近年来上理工就紧扣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需求,多领域对接中国制造转型升级,针对制约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和薄弱环节进行攻关。
去年年底,中国商飞便与上理工多个学院的学术骨干探讨过如何处理废水废气。承接项目的陈维芳老师介绍,大飞机机体结构材料中的铝合金目前使用铬酸氧化防止生锈,但氧化后的废水具有致癌的危险,只能请专业公司处理。恰巧,陈维芳此前就掌握了相关技术。
其实,国内并不缺相关领域专家,但身处象牙塔中的教师无法得知一线需求,导致部分研究课题与实际需求脱节,老师手上掌握的技术真正投入应用的不多。
主动搭建平台与一线对接
“以色列有个说法:需求是创新之母。创新有时候就是层窗户纸,但如果你没有敏锐度,就很难捅破。”在上理工校长丁晓东看来,应用科学技术要实实在在地为一线需求服务。
如何捅破产业技术创新的“窗户纸”?高校不妨放下身段,主动与一线对接。为此,上理工在全国各地建立了“技术转移工作站”,长三角地区就有超过20个。
每个工作站都由一位上理工老师“驻站”,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老师王莹就是杭州萧山站站长。每个星期她都会在萧山待上一两天,与当地科技局对接,一起去基层企业调研。“工作站站长就像桥梁,将企业与学校对接起来。懂技术的老师来到当地也可以有针对性地与企业面对面沟通。”王莹说。
每次拜访企业时,王莹总会带上几本厚得像“砖头”的手册,手册中汇总了学校科研团队的最新成果和创新技术的研究方向。这些手册已经成为了企业中的“香饽饽”,不光萧山的对接企业人手一份,手册的电子版还传到了江苏、江西的企业老总手中。上理工与这些企业对接后,他们感叹:终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了。
除了建立技术转移工作站,上理工还组织“科技镇长团”活动,让教师以挂职副镇长、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等方式了解长三角企业需求。上理工技术转移中心副主任管骁表示,高校需主动搭建平台与一线对接,通过设立引导性项目,让学校师生进行社会急需项目的预先研发。从学校层面为教师技术研发指明方向,才能让藏在高校中的创新技术在中国制造中有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