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2019高考志愿填报结束 这个年薪40万的专业最热门

原标题:毕业后年薪40万的专业成热门

“一般来说,本科时如果选择的是数学、统计之类的专业,竞争还好不会特别激烈,相对也冷门。如果是选择计算机、软件、电子类的专业,不管在哪个学校都是热门的,分数比其他专业都要高20分以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二学生刘晓雅(化名)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今年跟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毕业的师兄师姐们找的工作比较理想,起薪在18万元年薪,最高的能达到40万元。

7月3日,2019年高校本科招生填报志愿正式结束。从全国各地传达出的信息来看,人工智能相关的专业,已经成为了新生们最热门的追捧对象。今年3月,全国共有35所高校获首批建设“人工智能”本科新专业资格,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知名院校。

2019高考志愿填报结束 这个年薪40万的专业最热门

人才缺口等待补齐

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多家企业来看,人才缺口仍然较大。2019年年初,LinkedIn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领域人才报告》显示,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需求,在过去3年间增长了8倍。

从全球来看,中国空缺的AI职位最多,《AI指数2018年度报告》指出,中国有超过1万个相关职位虚位以待。从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率看,2018年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率不断上升,第三季度比率为1.25,也就是125个岗位在“抢”100个求职者。

“AI的通用性已经具备了影响时代的条件,我们需要的人才也是多维度的,包括了深度学习、算法、视觉、语言等各个层面,还有系统开发、软硬件开发,都在不断迭代和发展。”商汤科技人力资源执行总监张春娟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透露,AI应用不是单纯的某一个行业,而是AI+行业,用来解决更加实际的问题。

更加直观地说,AI行业需要的人才是复合型的。最近两年,商汤科技从全球的校园招聘中,收到约十万份简历,2019年的校园招聘大约会提供250-300万个岗位。“整个行业的人才都非常短缺,且培养人才都有一个周期,门槛很高,加上行业又处于一个爆发期。”张春娟进一步透露。

据统计,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为17.6亿美元,预计2023年这一规模将达到119亿美元。到2030年,中国有望在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方面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资本红利还在源源不断涌入。创投派数据显示,最近三个月,人工智能领域的融资额在全球达到176.6亿元,远远超过了其他行业。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9个省(区、市)发布了26项人工智能专项政策。

AI学习从学校抓起

优质考生的选择,一定程度上是专业冷热的晴雨表。

“今年报考人工智能相关专业还是很热门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整个社会的需求变热。”智能人机交互研究中心主任史元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

去年6月28日,清华大学正式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比它更早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早在2017年9月就成立了“人工智能技术学院”,同年11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成立。此后跟进的还有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

目前,复旦大学与谷歌宣布成立复旦大学-谷歌科技创新实验室,阿里巴巴分别与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联合研究院等高校合作,成立了实验室、研究基地。腾讯则针对大学发起的犀牛鸟计划,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计算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成立联合实验室,并通过课程内容、实验实训、职前培训、认证考试体系等活动拓展人才培养体系。

去年双十一前夕,阿里巴巴和浙江大学联合实验室共同推出了一款AI新物种“Alibaba Wood”。这款产品通过AI技术,在1分钟内就可以制作200个商品展示短视频。此外,它还首次使用了音乐情感分析技术,能自动根据商品匹配合适的音乐。这款应用直接让商家的视频制作成本降低了90%。

在这一过程中,浙江大学发挥了其在短视频知识图谱、情感计算和音乐分析技术方面的储备,共同推进了视听语言和机器语言的融合,可以说,为企业与高校的合作提供了样本。

浙江大学国际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孙凌云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计算机类的专业,总体就业情况都很好。虽然人工智能类的就业岗位也不错,但是招人工智能岗位的还是大公司。“渠道不见得很多,但是岗位和薪酬很有优势。”

在他看来,加强产学联动,能够促进学生对企业的实际需求加大了解,对于人工智能从理论到落地实践的概念也比较清晰。“特别是比较适应应对企业的真实问题、真实数据。”

高薪背后的劳动强度

如今,国内互联网巨头也在下重金抢夺AI人才。不只是BAT,创业公司也会为相应人才开出高薪。

在孙凌云看来,目前来说,人工智能专业还是需要很强的算法和编程能力。行业中大部分问题,还是属于痛点很明显、技术短板很明确的状态;对于创意和灵感的要求不是很高。设计类背景的同学本身有创意优势,对于他们而言,需要懂得怎么和技术打交道。

尤其是深度学习的过程中,相当依赖数据和算力,这两项资源在各大高校,仍然是稀缺的存在。上海交通大学一名应届硕士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今年毕业的学生中,做算法、语音、视觉的可以拿到40-50万元的年薪,博士生则在60-80万元每年。

这对于刚刚迈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绝对是不菲的待遇。更何况创业公司往往还会在高薪之外,给出期权以锁定人才,但是也并非人人都能胜任。“好奇心是我们在寻找人才时特别看重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都要同时具备,毕竟AI对社会的改变是多层次的。”张春娟认为,AI的发展离不开跨界学习和执行力,既敢于试错也要有韧劲。一些应届生没有太多的包袱,反而能够做出一些全新的东西来。

即使“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也有一些毕业生在面对高薪诱惑时,选择了放弃。“我不想一直面对电脑,像机器人一样去工作,实在太无聊了。”刘晓雅并不打算去企业,而是想当一名老师,某种程度上来说,她们对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并不认同。

曾经在北京大学计算机系就读的杨静姝则选择了去媒体,成为一名专职报道科技领域的记者。“即使现在转型,我也不会回去那个行业了,我会去做一些BD、市场类的工作。”

如此看来,高考志愿的选择也并不是将来唯一、必然要走的路。

责任编辑:余鹏飞

相关阅读:
越秀将建大湾区地理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鼓励成立5G创新中心和5G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