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琐碎但充满温情 两位南京“90后”老师日记本里的秘密

原标题:琐碎但充满温情两位南京“90后”老师日记本里的秘密

新华社南京7月4日电

(记者蒋芳)一位好老师胜过无数说教。

“寒意料峭中,学期结束了。想了许久,去哪一位同学家呢?有几位同学表现确实可圈可点,也有部分学生让人头疼……所以,还是去几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家里看看。”

“那天,阳光躲进了云层,留下了一片阴凉。家访了那么多次,这是唯一一次孩子亲自为我开门。我进门探了探脑袋,问她家里有人吗?这时她的妈妈才从房间里出来,面带疲惫的笑容。……”

娓娓道来,质朴温暖,这是南京市科利华中学紫东分校语文老师的家访日记。

葛盛虽然才工作4年,但这样的家访日记已经积累下近10万字,家访的行程约2000公里。

“虽然我的教学经验并不丰富,但我能感到,孩子在学校表现的背后是有原因的,迟到、上课睡觉都是有原因的。”葛盛说,通过了解孩子们学习生活的环境,走进他们的内心,得到他们的接纳,为的是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

四年来,葛盛总是利用假期去学生家聊天,有时也会下课来个“突袭”,开车把学生送回家,顺道来个家访。对于突如其来的登门造访,起初个别家长并不理解,甚至将他拒之门外。到后来,家长与他成为朋友,“您必须留下吃饭,不然不让你走”。

更让他欣慰的是,家访以后,某个学生慢慢地进步了,原本急躁的性格有所改变。某个孩子不再假装坚强,学会向老师求助。

如今,葛老师每次家访时不仅会送给孩子一本书,还会给家长们留下点建议:“给孩子一个有安全感的环境,不一定有很多钱,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问候和关心,哪怕是晚上的一个电话,上学出门前的一句叮嘱。”

有人说,好老师的眼神应该是慈爱、友善、温情的,是透着智慧和真情的。好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应该是充满爱心和信任的,在严爱相济的前提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2017年,解文倩硕士毕业,来到南京市天正小学报到的第一天,就接连解锁了职业生涯的数个“第一次”,第一次站上讲台、第一次当上班主任、带了第一届学生。

对于这个才出校门的班主任,很多家长起初并不看好。然而,第一个学期过去大半,很多隔壁班的家长开始羡慕他们。“你们这个班主任真负责!”

获得信任感的秘诀,是一本班主任日记,这本日记的内容并不特别,甚至有些琐碎:

“昨天我请孩子们回去后听写一下第一第二课的词语,我觉得书上的词太多就画了十几个。结果早上看到好多孩子把所有的词都听写了一遍,而且还有认真批改、订正的痕迹,特别感谢家长们关注孩子的复习情况。”

“明天将进行百词竞赛,大家知晓一下就行。重要的是,今天下午其他班的一个孩子把队徽背面的吸铁石吞到了肚子里,好在没有造成大的伤害。请家长们提醒孩子千万别把队徽放到嘴里,谨防误食。”

“今天下午,孩子们两人一组拖桌子进报告厅,我发现他们真的是挺厉害的,桌子有点分量,还有一个小小的台阶,他们竟然全部都把桌子拖进去了。”

自从带了南京市天正小学一年级六班,整整两年来,班里的家长们,每天傍晚都会如约读到班主任日记,上面事无巨细记录了孩子们在校一天的学习情况,以及老师需要家长配合的各项工作,总字数大约45万字。

“除了在外培训或是生病,她一直坚持记录。”一位家长说,就冲着这份坚持,把孩子交给她真的放心。

“有时候加班回家恨不得倒头休息,但一想到屏幕前面等着更新的爸爸妈妈,就觉得我还能坚持一下。”解文倩笑着说,班主任日记起头容易,坚持难,能把这样一件小事做好也不简单。

“家访是种平凡的教育方式,家访故事也不是我一个人的故事。”葛盛说,“虽然现在通讯技术发达,电话、微信都可以跟家长沟通,但我仍然觉得家访是不可替代的,家访不仅能促进学生的成长,也在让我成长。”

“我尽力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我努力分析每个学生的成绩,我认真记录每个学生的成长,我希望跟每个家长谈起孩子时,都能如数家珍侃侃而谈……”两位年轻老师的话语朴实,没什么大道理,但他们却靠着日复一日做好小事的韧劲,收获了很多。(参与采写:洪舒颖)

相关阅读:
清华两博士拟被退学:一人未请假连续两周未参加规定活动 深圳推行垃圾分类激励机制:每年总奖金近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