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央视网:中国共产党再创辉煌的动力信心和底气

原标题:中国共产党再创辉煌的动力、信心和底气

2019年,中国大事多、喜事多:5月4日是五四运动100周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这些重要历史节点上回望历史,100年的筚路蓝缕,98年的披荆斩棘,70年的艰辛探索,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探索出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自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昂首迈入了民族复兴的新时代。

在这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伟大时代,回望历史、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能够开拓进取、再创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源于其具有再创辉煌的动力、信心和底气。

中国共产党再创辉煌的动力,是始终不忘党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为了这个初心,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就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任何时候都没有忘记这个初心,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党能赢得人民拥护、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一个政党要成功致胜,必须要有科学先进的理论指南。而中国共产党能够在各种曲折和挫折中昂扬奋进,也因为党始终将科学先进的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始终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通过“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党员干部筑牢了信仰之基、补足了精神之钙、把稳了思想之舵,始终拥有人民这个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

中国共产党再创辉煌的信心,是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这种自信,源于独立自主地寻找适合本国国情发展道路的开启。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曾经“以苏为师”。然而,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促使毛泽东很快做出了改变,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独创性探索。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多次强调,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是不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上成功之道的实践也证明,中国共产党正是在抛弃了理论上的“教条主义”和实践上的“照抄照搬”之后,立足于独立自主,立足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探索出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才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从而使党在新时代具有再创辉煌的信心。

中国共产党再创辉煌的底气,是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根本原则。马克思曾经说:“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共产党人领导人民闹革命、搞建设、搞改革,不是要自己升官发财,而是为了解放全人类,建立没有剥削压迫、没有贫富分化的共同富裕、共享资源、共同发展的“自由人联合体”。为此,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建设与改革,始终都坚持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个根本政治制度,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有了政治上、经济上根本制度的保障,尤其是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中国社会主义的国体和政体就有了根本保障,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就有了根本保障。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通过脱贫攻坚、精准扶贫,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确保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从而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稳定有序、公平正义,使党在新时代葆有再创辉煌的底气。

百尺竿头,更上层楼。站在近百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上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要在新时代再创辉煌,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夙愿,仍然应始终不忘党的“初心和使命”,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根本原则,方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再创辉煌。(作者孙应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申

相关阅读:
夜读丨7月1日,这些消费新闻别错过 乡村产业发展明确定位 在“钱地人”三方面打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