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五年义务守长城如今他终于知道密云这段长城的身份了
得知这段明长城计划纳入抢修范围,50岁的张金双电话那头的声音都颤抖了
新京报讯(记者景啸尘)“我和这座长城的缘分能写个故事。”密云大城子镇下栅子村的村民张金双,门前就是一段三公里长的长城。2014年北京市文物局对该段长城进行实地调查测量,说让先保护起来,等消息。就是这么一句话,张金双便在村里的要求下,靠一把生锈的镰刀、一个借来的望远镜,兢兢业业义务守护着这段野长城,到如今已经整整5个年头。5年间,他吓跑过偷长城砖的贼,帮助过迷路的驴友,却一直不清楚这段长城到底是啥身份。新京报乡村频道近期从文旅部门得到回复,他家门口的这段长城是明代长城,已计划将其正式纳入抢险修缮范围,区里正结合北京市长城保护规划制定密云区长城保护规划。
密云下栅子村的野长城。新京报记者景啸尘摄
密云村里有段古长城
密云大城子镇下栅子村里的长城有三公里长,以长城为界,对面便是河北省兴隆县。这段野长城上,只有一条满是野草的小路,勉强可以通过一人。
张金双手里拿着一把生锈的镰刀,不时地挥舞,将路上的野草砍断。还有一个绑在腰上的旧望远镜,是张金双跟邻居借来的“千里眼”。他在“巡视”长城,也在“陪伴”长城。
张金双上山巡逻。新京报记者景啸尘摄
村里人都觉得这段野长城肯定值得保护,却没有人知道野长城历史有多久。2014年,市文物局的相关人员来村里测量了这段长城,说让先保护起来,等消息。从那年起,住在长城脚下的张金双就被村里要求来看护这段长城,一年有365天,至少有200天,他是在长城上度过的。
张金双和明代长城结缘,是因为村前党支部书记张洪良。张洪良说,当时村里想找一个住得离长城近的乡亲管护长城,捡捡上面的垃圾,顺便看看有没有人搞破坏,住在山脚下和老母亲相依为命的张金双就成了首选。村里找到张金双说了缘由,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村里没有承诺给张金双报酬,他也从来没有提过。“就是在长城上走走,还要啥钱?”在张金双的脑海中,没想过“报酬”,他认为,村里委托的事情,办好就是了。过去文保部门的人要上山测量长城,张金双都把手头的事情放在一边,先带着大家去。“不爱说话,但是心眼好”,这是村里人给张金双的评价。
长城上生“砍”出一条路
守护了五年,对长城上的巡视,从任务变成了责任。张金双说,“我不清楚这野长城是哪朝哪代的,但这段历史,应该留下去,不能毁在我们这辈人手里”。
张金双的家门口就是进山的“路”。这条坑坑洼洼的小路,一直通往山林的深处,走了将近20分钟,就彻底隐藏进了杂草中。
带着简易的“设备”,张金双就上山巡逻了。新京报记者景啸尘摄
上长城本没有路,这条路,是张金双一天天“砍”出来的,他拿着镰刀,遇到挡路的杂草灌木就砍,日复一日。新京报乡村频道记者跟着他爬山,站在一处稍微平坦的地方,张金双用手指了指,透过茂密的树枝,可以看到山下一条细小的路,一直通向他的家。
在这五年间,张金双徒步走遍了这段长城的所有山坡、城楼和关口,“我也记不得穿坏了多少双鞋了”,因为走长城“废鞋”,他还被家人埋怨过。“能咋办,村里交代的事儿,我答应了,就要干下去。”
上山不无聊看四季独特景色
从他家到长城大概爬三四里路,天气好的时候,张金双半个小时就能爬上去,而到了长城上,还要再走一个小时。“那几个山头我全都上去过,从哪我都可以上去。”张金双说,这五年来他把这座山蹚出了很多秘密小路,他也逐渐感受到了野长城的美。
一年四季的长城各有各的美,春天看绿,夏天看花,秋天看叶,冬天看雪,虽然每日独自上山,却也不觉得无聊。
穿过一片树林,山顶上的长城已经有些残破,只能看出大概的样子。
长城就掩映在树林里。新京报记者景啸尘摄
站在上面向西北方遥望,是一座高山,再往后是一座断崖,断崖边上是一座保存完整的敌楼。这半坡上有三座敌楼,只是有些残破了。“顶子已经开始漏水了,都坏了”,张金双说,小时候上山砍柴或是放羊时,他都在这里休息,因为那是这座山上保存最好的一个敌楼,可以为他遮风挡雨。
老实人为守长城没少发脾气
张金双是个好脾气的人,很少发火。可为了守好长城,这几年他却跟很多人急过眼、红过脸。张金双最受不了的就是有人上长城偷砖头,“有人不知从哪听说,觉得长城上的砖头最结实,就跑来偷砖,有一段长城都被他们凿得不成样子了。”他为此一度愁得睡不着,“现在好多了,没有偷砖贼了。”
“城里经常会有人跑来这里爬这段明长城,来探险”,张金双如今最怕见到“驴友”。在他看来,驴友有特殊的工具,即使在没有信号的山里,也能正确找到野长城的位置。每次看到他们,张金双都会主动跑过去,劝他们赶紧离开。“野长城不能爬,危险”,山里地势复杂,又距离村庄较远,时常没有信号,如遇到危险,很难被及时救助。
张金双的家就在长城下。新京报记者景啸尘摄
可驴友经常假装听不见,“这里不让走,国家不让爬”,张金双只能脸红脖子粗地一再劝说,还被驴友骂了几次。新京报记者这次也特意向文保部门打听了,根据《长城保护条例》,绝对禁止在未辟为参观游览景区的长城段落活动,一是攀爬会造成文物损坏,另外就是存在人身风险。
如果碰到外国人,张金双就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最近和村里的孩子学了几句英文,说得不好,还在学。就是想让外国人知道,这个长城不能随便爬。”
听不懂英语的张金双一遇到外国人,只能手忙脚乱地比划,为的就是劝他们下山。
他说,现在去长城的时间更多了。“他们都不从下栅子村找长城了,都从另一边摸上来。不走正常的山路,都是自己按着导航走上来”。
坚信家门口长城会有修缮完整那天
张金双不富裕,除了每个月捡垃圾有1500块钱的收入,除此之外,再没任何生活来源。“我母亲精神不太好,我留在村里也是因为她”,近两年,张金双的身体也不大好,腰椎间盘的问题带着腿走路也一瘸一拐的,“但只要每天睡得香吃得饱,就挺好的,我也没啥大要求”。
守护长城这件事成了张金双最大的“事业”,也是他的精神寄托。“这就是我和长城的缘分,注定要守着它。总有一天,它会被修缮一新的。我会一直干下去,直到走不动为止”。
但自己守护的长城到底是啥身份,勘察之后会不会修缮,村里没跟他说过,文保部门也没跟他唠叨过,但是这问题一直困扰着他。采访完张金双,新京报记者找市文物局和密云区文旅部门了解了下,得到了明确的答案与该段长城的“官方数据”。据悉,经过全国长城资源调查,该段长城确认属于明代长城,2014年区文物部门对该段长城进行了实地调查测量并列入抢险修缮计划。
当时的勘察数据也由此正式披露。大城子镇长城共有墙体16998.6米,山险390米,敌台78座,烽火台3座,城堡3座,铺房1座,水关5座,马面1座,其中下栅子村长城墙体2826.8米,整体保存一般。山险390米,敌台21座,烽火台1座,城堡1座,水关1座。
最新的消息是,目前,密云区文化和旅游部门已经对该段长城制定了抢险修缮方案,计划将其纳入抢险修缮范围,并正结合北京市长城保护规划制定密云区长城保护规划。对于村民保护长城的相关待遇,工作人员表示,根据《北京市文物局关于进一步落实国家文物局〈长城保护员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密云正在积极推进长城保护员落实工作。目前区政府第56次常务会通过了《密云区长城专职保护员管理办法(试行)》并同意聘请长城专职保护员,工资待遇参照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
这些消息,记者第一时间都告诉了张金双,电话那头,今年整整50岁的张金双声音有点颤抖,“真的吗?”他不确定地又问了一遍,“那真的太好了,我不知道说什么,就是特别高兴”。
新京报记者景啸尘编辑张树婧
校对陆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