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沙特“出售绿卡” 含金量到底几何?

原标题:沙特“出售绿卡”,含金量到底几何

沙特向“绿卡”申请者开“绿灯”有其积极正面的意义,但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似乎仍将面临一定阻力。

▲资料图。图/视觉中国

▲资料图。图/视觉中国

当地时间6月23日,沙特阿拉伯酝酿已久的特别居留权(即沙特“绿卡”)新政正式落地。

沙特正式放开“绿卡”限制

综合多家媒体报道,申请获得沙特永久居留权的主要条件包括:申请人年满21岁,符合要求的资产证明,无犯罪记录和良好的健康状况等。

当然,除了这些常规要求外,想要获得沙特“绿卡”的代价也不菲:要想取得永久居留权,须一次性支付80万里亚尔(约合21.3万美元)。相对便宜的选项是一年有效期居留权,每年须支付10万里亚尔的费用。

根据沙方介绍,拥有该国“绿卡”后,外籍人士几乎可与沙特本国公民享受同等权利,如在当地自由购置房产,无需当地担保人即可经商,也可自由变更职业,并有权为申请沙特签证的家人提供担保等。

绿色是沙特阿拉伯国旗的颜色,也是该国的代表色。而此前,对于居住在当地的近1000万外籍人口而言,获得沙特的“绿卡”似乎是天方夜谭。

进入2019年,沙特政府加快了改革步伐。协商会议(议会)于今年5月通过决议,允许外籍人士在满足一定条件下获得永久居留权,随后该国官方仅隔一个月就宣布正式开放永久居留权的申请,并已开始评估首批申请者提交的文件。

对于沙特如此迅速地推行一项重大改革政策,外界在普遍感到惊讶的同时,也对这项改革政策本身给予高度关注。

“绿卡”新政其实也是增收手段

毫无疑问,沙特签证是世界各国中最难申请的签证之一。那么该国为何选择在此时推出如此有突破性的政策安排?

一个字:钱。

作为石油王国的沙特缺钱吗?答案是“缺”。早在2014年国际油价开始大幅度下跌前,沙特财政就已呈现入不敷出的赤字状态。随着国际油价一度长期低迷,曾经的土豪国陷入了财政捉襟见肘的窘境,迄今已是连续7年预算赤字,2019年赤字规模约为350亿美元。

受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的威胁,沙特长期维持较高军费支出,同时为了维护王室统治的合法性,也难以大幅度调降本国公民的福利水准,因此在“节流”成效不彰的情况下,只能将目光聚焦在“开源”上。

于是,我们看到自2017年以来,沙特政府大力推进“2030愿景”等改革计划,其主要目标就是将私营部门占主导地位的非石油经济打造成新时期的经济增长引擎,还先后引入消费税、增值税,上调工作签证等公共服务费用,旨在增加财政收入。此次新政允许外籍人士付钱购买永久居留权,无疑也是沙特政府增收的手段之一。

在沙特官方的宣传材料中,获得该国“绿卡”后无需再将经营利润平白分给并不会创造什么价值的当地合作伙伴,有助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同时,这一新政还有助于提升外籍人士在沙特社会的融入感,提升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凝聚力。沙特主流媒体还以美国作为参考案例,认为后者的成功正是建立在积极引入优质移民的基础上。

沙特开放“绿卡”面临国内舆论压力

然而,沙特的新政能否顺利取得成功?看起来并不那么容易。

首先,如何看待外籍人士在其国家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沙特社会各界意见不一。

目前,沙特国内失业率为12.5%,当地民众因就业机会不足、个人收入不高等问题而挑起的民族主义和仇外情绪并不鲜见,“沙特仅属于沙特人”的口号在社交媒体上备受追捧,即便是通过新政决议的协商会议表决结果也是76票赞成,54票反对。开放永久居留权的申请,极有可能在沙特民间再次引发争议。

其次,新政针对的目标群体是外籍人士中的高净值人群,但在沙特务工的绝大多数外籍人士都是从事较低端工作的各类劳务人员,他们对于在沙特合法居留身份的需求最为迫切,但最先被新政排除在外。

而沙特经济增长整体放缓,以及新政第8条中提及未来可能开征所得税等内容,也意味着永久居留权的申请者可能将面临不断增大的税负压力,申请人数或远较官方预期为低。

再者,沙特新政与希腊等欧盟国家的类似政策相比,并不具备鲜明优势,其国家整体社会环境虽有所开放,但仍较为保守封闭。即便是与周边邻国阿联酋、卡塔尔等相比,其对外籍人士的吸引力也有相当差距。

近期,阿联酋已开放向符合条件的优质外籍人士颁发10年有效期的居留签证,卡塔尔则以立法形式准许向部分外籍人士提供永久居留权。

总的来看,沙特向“绿卡”申请者开“绿灯”有其积极正面的意义,但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似乎仍将面临一定阻力。在我看来,相较于开放永久居留权的申请,出台落地签政策或许更有益于该国吸引外国投资者、游客等,进而为其转型中的国家经济注入新活力。

□王诚(北京外国语大学扎耶德阿拉伯语与伊斯兰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刘德宾 SN222

相关阅读:
又一年国际禁毒日 “头号毒品”成了它 四川宜宾地震救灾物资运输车遇车祸 消防紧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