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不会分类?怕弄脏手?港媒析中国垃圾分类进展缓慢症结
参考消息网6月24日报道港媒称,2000年,北上广等8个城市被确定为垃圾分类计划的试点,但这项工作取得的效果并不显著。如今,距离这项计划大约20年了,中国内地垃圾分类难推行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6月22日报道,上海市今年年初公布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称将强制实施垃圾分类,对不遵守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处以罚款。
报道称,违反新规定并逾期不改正的公司和机构将被罚款5万至50万元人民币,违规个人则面临50至200元人民币的罚款。
住在宝山区的61岁的董明英(音)说,她支持政府的提议,但不知道如何分类。
她说:“例如,我需要扔掉这盏旧台灯,但我不知道该把它放在哪个垃圾桶里。我也搞不清楚塑料袋该扔进哪个垃圾桶。”
报道指出,垃圾分类的困难之一是让人们打开装有厨余垃圾的塑料袋,将里面的东西倒入厨余垃圾箱,然后再将塑料袋放入干垃圾箱中。一名71岁的唐(音)姓志愿者说,人们一直不愿这样做,因为会弄脏手。
家住浦东区的36岁白领刘祥龙(音)说,两周前他发现家附近的垃圾箱不见了,于是才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问题。他的女儿还告诉他,幼儿园老师教授小朋友们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
刘祥龙说:“后来我意识到政府在认真推行这一计划。”
他说:“这样做(垃圾分类)很环保,是一件好事。但不给垃圾做分类的确更方便,而且我们年轻人工作太忙,没有强烈的意愿去分类垃圾,除非惩罚真的能执行。”
另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6月22日报道,在北京生活了10年的徐明安(音)承认,尽管政府近20年来一直鼓励人们进行垃圾分类,但她和家人从来没有这样做过。不过她的态度也许将会转变。
报道称,2000年,北京、上海、广州等8个城市被确定为垃圾分类计划的试点,但人们对垃圾分类的口号充耳不闻,这项工作几乎没有取得进展。2017年3月,政府制定了一项计划,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目标是到2020年,让包括北京在内的46个城市的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报道称,但这种意愿仍需要时间转化为实际的分类和回收利用。
环保组织“北京零废弃”的联合创始人陈立雯说:“绝大多数城市仍处于两年前的水平。他们只是把社区里的一个垃圾桶换成了两三个垃圾桶,但最后都倒进了一辆垃圾车。”
陈立雯说,垃圾分类应当有条不紊地进行,居民、政府和分类公司应当通力合作,“但我们没有这样的体系”。
29岁的北京居民王曦(音)说,她之前不知道“可回收物”和“不可回收物”的标准,所以从来没有给她的生活垃圾分类。她在日本待了一段时间才开始明白。
她说,日本和中国的区别在于,日本每个家庭都有一个指南,显示如何将垃圾分成不同类别(厨余垃圾、塑料垃圾、纸张垃圾),每种垃圾都有指定收集日。
她说:“如果把垃圾混在一起,例如把塑料垃圾和厨余垃圾混在一起,垃圾公司就会把它们还给你。”
王曦说:“但在中国,所有垃圾桶的垃圾都倒到一辆垃圾车里了,所以我不知道一开始对垃圾进行分类有什么意义。”
上海一位市民正将垃圾投入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香港《南华早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