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十大城市与后备军:破解中国经济变迁密码
在目前的中国城市格局中,除去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外,还有诸多新势力在崛起。
根据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日前发布的《2019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有15座新一线城市位列榜单前十五名,分别为: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西安、苏州、天津、南京、长沙、郑州、东莞、青岛、沈阳、宁波和昆明。
其实,在城市发展历史上,也有过十大城市的格局变迁。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十大城市的版图上,尚处于北方城市占据半壁江山的时代。彼时的十大城市是: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南京、武汉、重庆、西安、沈阳、哈尔滨(或青岛)。
时间更迭,综合上述城市研究,第一财经记者从多个维度分析后发现,目前中国新的十大城市,包含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一线城市,以及天津、武汉、重庆、成都、南京、杭州这六个新一线城市。
由此可见,十大城市名单随着经济发展而有所变化。这些年来,北方有个别成员被踢出列,南方有新的成员加入,演变成如今南方城市数量远超北方的格局。在变与不变之间,除了明显的经济实力变化,城市的行政等级、人口规模、三产占比、辐射能力、公共资源这些关键因素,对城市发展至关重要。
十大城市的变迁
中国十大城市的雏形,最早要从计划经济时代说起。改革开放前,从综合实力角度看,当时的十大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南京、武汉、重庆、西安、沈阳、哈尔滨(或青岛),东北、华北等地的大城市实力强劲。
衡量一座城市的大小,需要综合考量多个因素。经济实力是重要的基础,GDP总量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不过光这个指标还不够,还需要考量中心城区人口规模、教育资源、交通等多个方面,也就是综合实力。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通过长途电话的“多级汇接制”,从通信管控的“区号位数”,确立了中国的十大区域中心城市,即: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南京、成都、西安、重庆和沈阳。
由于区域定位,这十座城市彼时也是高等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最为雄厚的地方。不过,除了这十个城市,哈尔滨和青岛这两个北方城市的实力也很强,尽管不是大区中心城市,但它们当时的综合实力,也足以比肩十大中心城市。
历史车轴向前转,改革开放的到来,成为了南北经济格局变化的分水岭。这之后,南方城市迅速崛起,尤其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南方城市的城区规模、城市发展水平已经明显超过了北方。
东南沿海省份如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地,得益于外向型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一大批城市如深圳、苏州、杭州、宁波、无锡、厦门等崛起,成为当前我国城市经济的重要力量。相应的,西安、沈阳、哈尔滨等北方城市,不仅退出了十大城市行列,而且实力排名不断下滑,中西部的武汉、成都等这些传统大城市的位次也在下滑。
现阶段的十大城市,从地理分布看,南方占据了8个,北方2个;从区域上看,长江经济带集中了6个,上中下游都有分布,珠江流域2个,由此可见大江大河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从行政级别来看,这10个城市包括了四大直辖市,6个副省级城市。行政级别越高,也就意味着整合资源的能力越强。
不过,现在的十大城市中仍有8个是传统的大区中心城市,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基础最好。这也说明,新的大城市格局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布局。
这也就比较合理地解释了,为何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的城市发展迅速,但目前能够进入十大城市之列的却只有深圳和杭州。因为从综合实力来看,武汉、成都等城市虽然经济总量位次下滑,但由于底子厚实,综合实力仍不容小觑。
在改革开放的前30年,沿海城市尤其一些外贸明星城市发展快速,不过现在到了改革开放第四个十年,这些外向型城市的经济增速逐渐放缓,相比之下,省会城市的优势逐渐凸显。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在沿海城市产业转型、结构调整而经济增速放缓的同时,成都和武汉逆势而上加快发展,经济总量重返前十,稳居第8、9位。
广东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彭澎分析,进入到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像成都、武汉、重庆这些高教资源丰富的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的大城市,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之下,正发挥出原有的优势,逐渐回归到原有的位置。
也就是说,武汉和成都等城市作为大区中心城市,在GDP排行榜上的表现,是回到了原来应有的位置。相比之下,深圳和杭州的崛起,代表了南方沿海城市在改革开放后的崛起。
以杭州为例,在改革开放之初,杭州的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不到百万,改革开放后,杭州作为民营经济大省的省会迅速崛起,在近年来信息经济的带动下,这座“1.5线”城市已逐渐迈向一线城市行列。在多个代表一线城市竞争力的指标领域,杭州已经与一线城市并驾齐驱。
城区人口规模等因素很重要
就经济实力来讲,城市的GDP总量是一个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例如,2018年GDP前十的城市中,位居第七位的苏州,无论是经济总量、财政收入还是上市公司数量都无可争议,但若将中心城区人口规模、教育等因素囊括进来,苏州就还不够资格进入新十大城市的行列。
其中,中心城区人口规模,是衡量一座城市集聚和辐射周边地区能力的重要参考。从市域总人口来看,新十大城市中,除了杭州和南京外,其他城市总人口都超过了千万;从中心城区人口规模来看,十座城市都超过了600万人大关,也是我国中心城区人口规模最大的10个城市。
这其中,四大一线城市北上广深的中心城区人口规模都超过了1000万人,是我国目前的四个超大城市。武汉、重庆和天津城区人口规模都超过了800万人,是超大城市的后备军。
三产占比也是衡量一座城市中心性的重要指标。从三产占比来看,新十大城市中,除了重庆、武汉和成都,其他7座城市的三产占比均超过了55%,其中北京超过80%,广州、上海、杭州和南京都超过了60%。
大城市往往对外来人才有较大的吸引力、对周边地区有较强的辐射能力,比如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吸引的是全国的人才,具有辐射全国的能力;武汉则辐射整个华中地区,成都和重庆是西部的经济中心。
此外,大城市的中心性还体现在交通、教育、医疗等基础性公共资源方面。尤其是在交通方面,大城市的枢纽性作用和门户型功能尤为明显。新十大城市中,有8个城市的航空旅客吞吐量位居全国前十。新十大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也是最完善的,除了杭州,其他城市的轨交里程都位居全国前十。
当然,在基础性公共资源方面,深圳和杭州存在明显短板。深圳作为一座新兴城市,教育、医疗的薄弱是其最大短板,所以现在深圳也在大力吸引名校设立深圳校区。
杭州的短板也很明显。浙江大学公共服务与绩效评估研究中心主任胡税根认为,虽然这几年杭州在新经济形态上呈现出很多亮点,但很多基础性的资源和设施方面,质量、数量仍然不够,本身的城市规模比较小,中心城区的资源集聚力度仍有不足。近年来,杭州正在慢慢改善补足这些短板。例如在轨交方面,杭州提出到2022年将形成总长度达516公里的轨道交通,实现十城区全覆盖,相当于是现在里程的四倍左右。
十城之外另有后备军崛起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认为,从经济发展阶段看,一开始龙头城市不会太多,就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但未来可能有8个、10个乃至十几个。武汉等国家中心城市都会发展成为城区人口超过1000万人的超大城市,这相当于在一线城市之外,有更多的超大城市来引领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在新十大城市之后,还有6座城市具备了挑战、冲刺十大城市格局的实力。这里面,又以西安、郑州和苏州最具竞争力和潜力。
其中,西安是国家中心城市、西北大区的中心城市和大西北地区、关中平原城市群的龙头,同时也是我国高教实力前五强的城市,集中了西安交大等一大批名校,这是西安最大的潜力所在。
在改革开放后,深处西北内陆的西安曾经落寞过一段时间,但近几年,西安奋起直追,成为网红城市,高教实力在逐渐发挥出来。当然西安的短板也十分明显,西安经济总量和中心城区人口规模都不大,高教实力如何转化为经济实力尚待努力。
郑州也是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原城市群的龙头。作为户籍人口第一大省的省会,河南的城镇化率还比较低,但这恰恰也是郑州最大的潜力所在。以目前的态势看,未来郑州城市规模赶超武汉、南京等城市可能性不小。不过郑州的短板同样十分明显,郑州乃至整个河南高教基础十分薄弱,导致其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发展十分滞后,也影响了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
第一财经记者统计发现,2018年,郑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为1329家,仅是武汉的37.6%,也远不如长沙和合肥,在“中部四虎”中垫底。此外,在民营经济、上市公司数量等方面,郑州也与武汉、长沙有较大差距。这也是郑州亟待补足的短板。
苏州作为我国经济总量最大的地级市,其GDP总量高居全国第七,地方财政收入、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均名列前茅。但苏州的短板在于作为普通地级市,苏州与直辖市、省会城市相比,高教、交通等基础性资源的短板十分突出。比如在交通方面,苏州尚缺乏一个枢纽型机场。此外,虽然苏州的经济总量大,但其中大部分来自辖下的县级市,再加上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不够大,仅三百多万人左右,辐射周边地区能力相对不足。
除了这三个城市之外,沈阳作为东北大区的中心城市,也十分有希望进入到国家中心城市行列。但沈阳最大的不足在于经济总量较小,营商环境亟待改善,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活力有待增强。
不过,不管是新十大城市还是四大后备军,有更多的中心城市、龙头城市带动,将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升级。
彭澎认为,未来,武汉、成都等新一线城市将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它们的发展空间甚至大过一线城市。这些城市发展起来后,一方面可有效减轻一线城市的压力,另一方面又可以起到区域龙头带动作用,带动更多中小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缩小区域差距,使得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均衡。
责任编辑: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