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们分析了411个虚假大学校名,发现了这些诈骗套路
高考完之后,是什么让终于放松的考生重新拿起笔戴起眼镜?又是什么让一家人对着一本厚厚的书争论不休?答案是要填报志愿了!如果说高考成绩决定了上什么大学的范围基础,那么如何在众大学中挑中一所各方面都合适、“性价比”最高的大学则是一场堪比诺曼底登陆的“硬仗”。
正是看准了每年都有一众面对高校选择略显迷茫的考生和家长,不少骗子也瞄准了这块蛋糕。2013年至2016年,高考资讯服务网站“上大学网”分六批公布了他们发现的411个全国虚假大学的名单。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也曾在2016年、2018年公布过中国虚假大学名单。
与我们常说的国外野鸡大学不同的是,虚假大学一般没有固定场所和实体机构,主要通过搭建虚假学校网站来进行网络诈骗,在大学市场里以假乱真谋取利益。有理数在整理了上大学网和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公布的名单后,提取出426个虚假大学校名(部分虚假大学有多个名字),炼成以下这一份虚假大学江湖图鉴,尝试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中国虚假大学的诈骗“套路”。
虚假大学26省“开花”,偏爱北京
为了与真大学看起来一样,这些虚假大学自然不能只当“黑户”,骗子们当然要正儿八经地给自己虚构的大学挑地儿“安家”。有理数发现,统计的411所虚假大学在全国26个省份“落户”。
不过,在具体的地域分布上骗子们有着明显的选择偏好。现实中高等教育资源丰富、高校云集的北京在虚拟的虚假大学市场中也最炙手可热,有153所虚假大学选择在北京过把“落户瘾”,数量占总量的近四成,与有32所虚假大学“落户”的第二名上海形成断崖式差距。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这些虚假大学只是骗子在网上把办公地点标注在某个城市,并不意味着现实中这个地方虚假大学多。例如2015年公布的虚假大学北京高级财务管理学院、北京信息管理学院、北京商贸大学等,当时新京报记者曾实地走访,发现实际地址是居民楼,或是正规学校校址被冒用。
啥热门就起啥名?“工”“经”“管”三类专业全都有
骗子们为了让虚构的大学吸引人,除了“选址”上蹭热门,在起一个吸引人的校名上也很下功夫。
有理数梳理发现,这些虚假大学起名字也是满满的套路。假校名的构成规则我们大致梳理出三类“套路”:一类是模仿正规高校,通过替换其中的几个字来达到混淆视听的效果。比如,模仿“北京邮电大学”为“中国邮电大学”;模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称“首都财经贸易大学”等等。第二类是干脆仿冒使用正规高校曾用名。这两种手段让考生和家长稍不留意就会出现真假校名“傻傻分不清楚”的情况。
除此之外,另一种常见的起名套路就是将热门专业或领域进行组合。有理数将411所虚假大学的校名去掉前缀和后缀的地名、“学院”、“大学”字段后,将其余部分按词组共切割出659个词条。这其中“科技”一词的词频数最高,共出现了82次,其次是“管理”67次,“经济”55次,这三个词汇的使用率堪称虚假大学中“张王李赵”。
若再将这些关键词按国家标准学科分类来划分和统计后会发现,工学、经济学、管理学三大学科门类是虚假大学最爱的起名范围。从属工学的词汇最多,如工程、建筑等共有192个,这其中又以下属的两个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最多。
虚假大学爱用这些学科名称也并非毫无缘故。据DT财经数据显示,2016-2018年全国正规高校专业增加数量最多的就是工学,其次是文学、管理学和经济学;同时,在2019年本科生毕业半年后收入排前10位的专业中,工学专业占据了大半江山。这些词汇放到学校名称中去,就像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字招牌”。
换网址、混淆学历,虚假大学如何成为打不死的小强?
除了虚构校名、校址,虚假大学还有些让人防不胜防的诈骗手段。
在有理数统计的411所虚假大学中,其中有7所学校有“两副面孔”。虚假大学“北京财经贸易学院”就有三个不同的网址,这种手段也成为虚假大学规避网络打击封锁的常见手段之一。除此之外,不同校名,同一网站也是换网站的“孪生”招式,如“首都财经贸易大学”、“北京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经济贸易学院”、“北京对外贸易学院”实则都是一个虚假大学诈骗网站。
此外,骗子们虚构虚假大学的另一大趋势是开始大量模仿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媒体此前就曾指出虚假大学诈骗新趋势,由于假冒、仿冒知名高等院校现在比较容易识破,于是一些不法分子开始仿冒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在有理数统计的411个虚假大学中,带有“专修”、“研修”、“自修”等一般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校名常使用的词汇的虚假大学就有14所。
目前曝光的这些虚假大学网址,绝大部分已经打不开或是处于停止更新的状态,不过,之前出现的很多虚假大学网站内容“唬人”能力很强,这些网站上的资料都是真大学的,被骗子们抄过来,改了改标题、校名等。
仿冒正规高校,网址、校名备马甲,网站信息抄袭拼凑......花招百出的虚假大学诈骗,看准了社会对学历的需求,又算计了焦急的家长和考生,很多虚假大学将服务器架设在境外,这也为彻底清除网络虚假大学的滋生增加了难度,就像街头“牛皮癣”小广告,虽然原理简单,但根治难、影响大,需要考生和家长提高防范意识。
(新媒体编辑杨梓铭对本文亦有贡献)
数据新闻编辑:汤子帅
实习生:王子薇
设计:陈冬
开发:张晓南、李亚珍、张田田
校对:卢茜